11月秋冬交替,冷空气渐强,市民容易受到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侵袭。根据疾病监测情况显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肠道及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多。市疾控中心特提醒市民注意预防。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近年来,低龄儿童出现的比例有所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也时有发生。该病潜伏期1至3周,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都具有传染性。要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注意室内通风,床单被褥等经常清洗;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做好通风消毒,避免聚集性感染。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师生一旦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易在短时间内传播流行。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教室和集体宿舍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学校出现确诊肺结核患者要及时隔离,隔离期未满不得返校,及时做好密切接触者筛查。
随着冬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会随之增多,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等易感人群极易发生水痘疫情。要加强水痘防病知识宣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每天做好晨检登记,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要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对教室等公共活动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免疫空白的学生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为具体特征。起病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切断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病人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人群普遍易感染。该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对症治疗2天即可痊愈。如出现呕吐、腹泻病人,应及时妥善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病人患病期间应暂停上岗、上课,痊愈后方可去公共场所。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症状。目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预防方法,可明显降低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另外,市民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此外,还要注意流行性感冒。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高热、头痛、软弱乏力等全身症状。市民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卜一珊 整理)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