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大安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盐未·龙情微笑”邀约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谭妈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一同走进自贡市第三十六中学校、自贡市江姐中学,共同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并通过设置模拟法庭,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开庭。
以特色法治课、模拟法庭、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情景剧等未成年人喜爱的形式深入学校、社区等开展活动,是大安检察院打造“盐未·龙情微笑”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色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安检察院通过“沉浸式”教育和“保姆式”帮扶,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沉浸式”教育 “蓝朋友”掀起“龙情”特色活动
在模拟法庭现场,“盐未·龙情微笑”团队为大家展示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开庭,近一个小时的庭审,还原了一起因校园欺凌引发的寻衅滋事罪刑事案件。10余名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让旁听席的同学们“沉浸式”学法。“‘沉浸式’体验让我印象深刻,也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并提醒自己遵纪守法。”庭审结束后,同学们感慨道。
法治教育讲堂是大安检察院打造“盐未·龙情微笑”的载体之一。“盐未·龙情微笑”成立于2016年,通过与10余个区级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站,创新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编排情景剧等,将未成年人保护“关口”前移。
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站,丰富多元化平台,“盐未·龙情微笑”面向老师、家长、学生等群体开设法治课堂,进行全方位知识普及。同时在自贡市江姐中学、龙井社区等成立法治社团、法治流动书屋,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组织法律宣讲、开展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青少年还可通过书屋上的联系方式向“盐未·龙情微笑”检察官咨询法律问题,进一步扩大法治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大安检察院还编排法治情景剧、微电影,以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到未成年人中开展普法教育。“盐未·龙情微笑”改编的《西游记》,以五幕情景剧的方式阐释了校园欺凌、网络谣言、毒品识别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现场表演+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治思维。截至目前,已编排《小红帽》《小猪佩奇》《上当受骗的小白兔》等5部情景剧,先后在自贡市10余所中小学进行巡演,并以视频方式实现边远乡村学校全覆盖。
截至目前,已有17名检察官入驻该区26所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80余场、模拟法庭活动10余场、举办“法治成人礼”5场。情景剧演出的受教育学生上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保姆式”帮扶 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
“如果当年没有葛检察官的帮助,也就没有现在回归正轨的我,很感谢大安检察院。”近日,曾得到葛秀钰检察官帮助的赵某某前来表示感谢。在几年前的一次案件办理中,葛秀钰对当时还是未成年人的赵某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协同团区委志愿者,对他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帮教活动,赵某某痛改前非,成年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已组建家庭。
今年以来,大安检察院不断强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办好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同时,充分运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走深走实,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格局。今年3月,正式与自贡高新区朝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合作协议》,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开展中发现未成年人被侵害线索时,及时移送大安检察院。协议签订以来,已成功获取机构社工移送的涉未成年人线索2条。
大安检察院会同区关工委、团委、妇联、教体、法院等11个部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协作机制,落实未成年人身体康复、心理疏导、经济帮扶等综合救助工作,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的衔接机制,形成救助合力。2018年至今,大安检察院累计共对21名未成年人开展社会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10.7万元,目前10余件移送司法救助线索正在办理中。(李游)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