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活力越发旺盛!自贡高新区推进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提速增效——

2023-11-24 17:42 自贡网

0

分享

曾星翔 自贡网记者 张翠娜 文/图

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是省委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探索以清单式批量授权和精准政策支持,加快破除制约试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试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今年1月,我省正式启动集成授权改革试点,首批选取9个试点区域,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出台《自贡高新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自贡高新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市级支持事项两张清单》,获得25项省级授权(支持)事项以及21项市级授权(支持)事项支持,探索以清单式批量授权和精准政策支持,加快破除制约试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试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f4fc772ed1939746dadeabceb77e47ac.jpg
服务更高效  产业更聚集
小雪时节,寒意渐浓,位于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的兴储世纪5GWh/年钠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人们往来穿梭、忙碌作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年底就能完成建设。”该项目负责人感慨道,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高新区高效的政务服务。此前,该项目因为用地分宗,导致后续建设手续无法推进。高新区营商服务专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随后,按照“一会四函一书”工作机制,各部门联动办理,将原需50余个工作日完成的建设手续压缩到7天,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建设如期推进。
1159233abd59f472859cf24fdfac8615.jpg
今年以来,高新区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办法,落实项目专员领办代办、“一会四书一函”“并联审批”等机制,出台《高新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工业项目逐步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改革驱动力十足,产业发展势头猛。高新区围绕全市产业发展“主引擎”“动力源”定位,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为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1至10月,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3%,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速达47%。

为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高新区出台支持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专项政策,成立川南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举办2023川南·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目前,已引进兴储世纪5GWh/年钠离子电池、江苏永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121亿元。
创新添活力 保障更给力
今年8月,第八届“创客中国”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自贡区域预选赛暨自贡高新区2023年创新创业决赛举行,这是高新区首次承办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区域赛事,展示其大力推进“双创”工作、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的决心和魄力,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搭建闪亮舞台。

改革本身就是创新,也不断推动创新。

今年以来,高新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梯度培育工程,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5户。同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成立启迪之星(四川)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出“孵化+投资”的协同优势。实施上市企业“103050”培育计划,今年已推荐3家企业进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2家企业进入自贡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1e6ef8611f43b181f27cc432ba3b7c3f.jpg
与此同时,高新区加快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兴储世纪、升拓检测等4家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川南渝西(自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搭建四川轻化工大学、自贡先进碳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3个中试平台,实施柔性显示材料聚酰亚胺、长寿命球阀等5个中试项目。

此外,高新区大力做好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高新区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改革,储备“五通一平”工业熟地3000亩,落实2024年土地报征所需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约121公顷。对长盈、信开、水投等10户企业开展“电参谋”用能诊断;推动建设日供气20万立方米天然气配气站和31公里天然气主管网,建设110kV变电站和24条10kV输电线以及23公里供水管网。在资金保障方面,高新区积极对上争取,2023年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2.18亿元,同比增长约64%。

编辑:李秋玥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