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市镇地处沿滩区中心腹地,北连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临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自贡食品产业园坐落于其范围内,幅员面积34.5平方千米,下辖7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约3万人。
近日,沿滩融媒“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黄市镇,探寻该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生动实践。
肉兔养殖促增收
探寻第一站,记者一行来到水井沟村肉兔养殖基地,干净整洁的厂房、活蹦乱跳的兔子和喂食饲料的“铲屎官”和谐相处,看着就觉得治愈。

“考虑到土地资源、交通便利和肉兔习性等诸多因素,我们最终建立起眼前这样具备良好通风、采光和排水性能的养殖场,并根据兔子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品种设立兔舍,同时配备相应的饲料加工、饮水、消毒等设施,尽最大努力保证肉兔质量。”水井沟村第一书记杨红玉表示,近年来,村里成立自贡水井沟农业有限公司,以肉兔养殖为突破口,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资金和对上争取产业衔接资金300万元,集中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肉兔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兔舍9个,目前,占地将近8亩的基地已投入使用。
“此外,我们通过‘村经济联合社+龙头企业+养殖农户’三方合作运行模式,提供种兔给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并进行统一收购,带动农户‘无压力’养殖,同时发展小规模家庭肉兔饲养,把农户变为股民,让群众真正创收增收。”杨红玉介绍,目前肉兔平均每65天长成一批,每批次4000余只,已与多个经销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肉兔市场反应较好,供不应求,今年预计出栏肉兔约20万只,年产值约800万元,实现养殖散户每户每年平均增收4000余元。
乡村道路换“新颜”
“这桥下面尽头处空了一块,就在我家土地的正上方,要是有一天这座桥承受不住,石块掉下来砸到粮食可怎么办?”在回龙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现场,村民刘大爷担忧地问道。“老人家您放心,这座桥是由专业工程师设计修建的,是正常的结构状态,不会掉下来的。”黄市镇农业中心负责人赖亚林说道。

“此项工程包含硬化3.5米宽道路2.4公里(其中850米需新建路基),新建4.5米宽道路150米,原有道路加宽1.5米(加宽总长度1.6公里),新建3米产业道1.8公里,新建2米宽产业道0.5公里,新建囤水田7口、蓄水池2口,新建总长度32.04米桥梁一座,新建田埂3664米,挡水墙339米,目前已基本竣工。”赖亚林介绍,工程建设期间,共有132名群众参加务工,发放劳务报酬106万余元,受益人口604户。

下一步有何打算?赖亚林表示,由于周边一些群众仍存在和刘大爷一样的担忧,接下来将重点做好走访宣传工作,力求让百姓放心满意,让社会氛围团结安定。
暖心守护“夕阳红”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黄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身材挺拔”、“颜值在线”的公寓楼一栋连一栋,每一块砖都“贴”在了黄市人民的内心深处。
“该项目占地17亩,总投资1620万元,其中建设类投资1350万元(由省级预算内资金1090万、市区匹配资金260万构成),主要用于新建综合用房5300平方米,新增床位200张以及院坝硬化、安监系统等附属设施建设;设备设施投资270万元(由省级资金200万元,市区匹配资金70万构成),主要用于采买家具、专业厨卫设备、锅炉房、空调等,当前已支付费用共计1103万元。”黄市镇中心敬老院负责人詹泽华介绍道。

记者获悉,目前黄市镇原敬老院的老人已搬迁入住。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提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管理和护理服务水平,持续增强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奋发之路不止步
回顾前三季度的工作开展情况,黄市镇党委书记周克钢表示:“今年以来,黄市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把‘执行力’变成‘战斗力’,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健康发展。先后被表彰为‘全市普法成绩突出单位’‘自贡市2022年度五星级爱心血库单位’,水井沟村被命名为‘2022年度自贡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红旗村被评为‘全省2023年度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单位’。”
针对下一步工作开展,周克钢表示,将紧扣市委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和全区建设“两区一城”奋斗目标,以“1246”工作举措为抓手,从思想、经济、产业、社会环境、民生五方面入手,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宋智洁 杨帅枫 张玉婷 黄诗彬 周沙 )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