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近日,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自贡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 2025年)》。《方案》明确,要紧紧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力争用3年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体验更舒适、医患更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方案》明确,要强化“九种能力”,提升群众优质就医感,打造服务精良的“暖心医院”。强化预约诊疗能力,提供多种途径、多种有效证件的预约;提升预约诊疗精准度,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大力推广诊间、跨科、复诊、诊疗团队内、医联体内等多种预约模式;探索应用智能化分诊系统,规范预约服务管理,建立完善患者身份识别验证系统。强化预约诊疗下沉能力,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预约门诊号源、预约住院床位、预约日间手术等各类预约服务。强化一体连续服务能力,依托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以网格化布局的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下沉专家、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资源,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强化诊后随访能力,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和随访计划,建设基于患者服务为核心的多途径智能随访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强化非急救转运能力,探索开展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试点,建立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平台,对急救与非急救进行分类调派和管理,不断满足患者急救和非急救医疗转运需求。强化入出院服务能力,在全市推广建立住院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入院手续、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强化日间医疗能力,鼓励二级医院开展、三级医院全部开展日间诊疗服务,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和手术占比。强化临床路径管理能力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
《方案》明确,要创新“三个模式”,提升群众便捷就医感,打造就诊住院“省心医院”。创新复诊住院服务模式,对于诊断明确且因相同疾病就诊的复诊患者,医疗机构可通过互联网、预约诊疗等平台办理“预就诊”,根据所需检查检验并及时匹配复诊号源。创新医护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完善多学科诊疗(MDT)制度,鼓励医疗机构扩展多学科诊疗覆盖的专科和病种;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午间门诊、夜间门诊、周末门诊、节假日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诊需求。创新疼痛综合管理模式,三级医院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门急诊和住院全流程服务的疼痛管理新模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普及分娩镇痛等疼痛管理模式。
《方案》明确,要优化“四项流程设计”,提升群众高效就医感,打造安全有序“放心医院”。优化门诊流程设计,合理布局专业诊室,加强就诊引导,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优化院前医疗急救流程设计,健全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缩短呼叫反应时间,建立一体化院前急救体系,提高转运效率。优化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流程设计,实现院前院内互联互通,提高急诊急救服务效率,提升危急重症协同救治能力和水平。优化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设计,开设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后补手续”绿色通道,探索构建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救治模式,缩短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
《方案》明确,要优化“四项环境设计”,提升群众温馨就医感,打造软硬兼备“贴心医院”。优化看病就诊环境设计,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建立“帮老助残服务站”,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鼓励配备轮椅、平车、母婴室、尿布台等必要的便民设备设施,解决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数字鸿沟”等问题。优化医院护理环境设计,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推动三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下沉,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优化医院信息化环境设计,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医院人文环境设计,规范医疗机构内服务用语、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舒旭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