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高新区关工委组织学习交流活动

2023-12-28 16:41 自贡网

0

分享

为提升基层关工委服务能力,推动关爱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高新区关工委组织各街道和14个“童伴之家”示范项目社区书记、关工委执行主任等40余人到高新区悦景社区《李老师工作室》参观交流、学习提能。  

cb712b8cdb2cc23889d8be4f7f6c684.jpg

高新区关工委探索以“童伴之家”为平台,深化“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工作模式,动员“五老”共同参与关爱少年儿童志愿服务,以立德树人、扶弱帮困为重点,用定期开放、主题活动与走访关爱相结合等方式,增强项目关爱实效,通过红色教育、思想交流、学习辅导、文化活动等,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将“童伴之家”建设融入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基层建设,使其成为红色教育之家、青少年儿童活动之家、团结互助文明之家,实现了少年儿童受益、家长满意、社会好评。悦景社区“童伴之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全市“童伴之家”规范化建设的榜样,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显著。

281126a7fa6bdf2b84dee6dc0b1805f.jpg

悦景社区“童伴之家”,以《李老师工作室》为主体,发扬“五老”精神,坚持“一二三四”工作法。

一是锚定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注重通过青少年红色教育、理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二是老少共进,培育两支队伍。培育“五老”志愿者队伍,发动23名“五老”组成社区关工委团队,遵循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满怀大爱,倾情服务青少年,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培育学雷锋少年儿童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孩子们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美化家园、文明劝导等活动。

三是注重长效,落实三项任务。

——规范基础管理。对照工作标准、细化关爱方案,建立并认真履行各项制度职责,推动关爱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细化活动项目管理。结合青少年需求,量身定制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方案和详实工作计划,坚持月月有主题活动,定期举办“社区夏(冬)令营”,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让家长们放心、孩子们获益。 

——强化成果管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做法,今年10月,《学习强国》刊发悦景社区关工委《让浓郁书香涵养童伴之家》的工作情况;自贡日报报道《残疾姑娘入学记》,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五老”大爱传递的精神,汇聚起了更多公益力量;李老师的事迹多次被《中国火炬》等中省媒体宣传,发挥了良好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关工委工作全面进步。

四是用心用情,做好四项工作。

——推进阵地建设。建设“李老师工作室”,坚持办好“青少年红色之家、青少年活动之家、青少年团结文明之家”。

——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推行“四史”“三爱”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孩子们到江姐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沉浸式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法治教育,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开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悦景”读书活动,发放“阅读银行卡”培养孩子们阅读习惯;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组织青少年到菜市场体验生活,培养孩子们参与实践的意识,提高生活技能。

——全力扶弱帮困。“五老”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少年儿童,坚持走访与电话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确保精准帮扶、关爱有成效。

——推进“家校社”三结合。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共同体,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构建起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时沟通、统一教育的工作模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高新区关工委“悦心讲坛”和“绿叶心理工作室”老师到社区开展心理教育和面对面家庭教育咨询,对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和家长开展疏导,取得良好效果。

cc2c3ae733e33a03315375141601d21.jpg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悦景社区《李老师工作室》的“一二三四”工作法便于操作、易于推广、指导性强、示范效果好。

下一步,各街道社区关工委将对照自身情况,突出特色、围绕中心,做好关爱工作;将“童伴之家”建设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以社区德治、法治和自治为工作切入点,促进“童伴之家”高水平发展,推动高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张美琪)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