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罗乐 摄影 宋姿熠
“目前,小麦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和杂草防治。”1月12日,在富顺县琵琶镇石贡村,琵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莲告诉记者。当天,记者在该村枇杷林里看到,小麦垄垄、青葱翠绿、长势良好,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为麦地除草浇水。

大五星枇杷和豫麦6号小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植物在这里却结成了“好友”,并成为石贡村正在推广的林下套种“3+1”模式的“主力队员”。
那这种模式有何特点呢?记者了解到,每年冬季11月枇杷进入休眠期,群众就开始套种冬小麦。来年2月,枇杷进入疏果、套袋阶段,并于4月底成熟上市。冬小麦则在清明节后开始抽穗,4月初进行收割。二者的生长规律交错并行,管护两不耽误。

“不仅如此,同一块地,从5月开始,我们又开始轮作青豆、秋马铃薯,一直持续到年底,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石贡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坦言,一年多熟,一块土地挣出四份收益,何乐而不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的发展策略,要求各区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油种植水平,特别是对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沱江下游的典型乡镇,琵琶镇雨量日照充沛,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发展枇杷产业。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对大五星枇杷进行改良,实施品种杂交嫁接,形成了独特的口味。

谢莲表示,该镇将继续围绕枇杷做文章,用够用活丰富林下资源,确保在节约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