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釜溪文萃 | 世界微尘里 吾宁爱与憎——读聂作平《此情可待:李商隐的人生地理》有感

2024-01-29 14:15 自贡网

0

分享

□邱林

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总是希望通过阅读,从一本书籍、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开始,以自己的悟性与洞察为路径,走进作家、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例如,我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感觉是复杂的,他的很多诗,我都读过,不过,我毕竟是诗词方面的外行,对他的诗理解不透彻,更没能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自贡籍作家聂作平撰写的《此情可待:李商隐的人生地理》一书,为我打开了发现李商隐内心世界的一扇门。该书叙述了李商隐毕生行踪,考察他人生轨迹,凭吊他生活旧址、旅行旧迹以及歌咏过的山川风物。作者以李商隐生平为线索,从他屐痕所及入手,结合他诗作与时代背景,创作出这部别具一格的李商隐传。

聂作平为了完成《此情可待》这本书,走遍了李商隐曾走过的几十个城市,阅读了近百本相关文献,夹叙夹议地为我们呈现出了故事般的历史,作者对李商隐的还原,除去历史语境和艺术维度的考量,更有对一种可能的当代性的追索,从而揭示了李商隐是一个弱者的真实面貌。

所谓的“人生地理”,是聂作平自创的词汇,意指一个人一生的行踪轨迹。聂作平撰写的另一本非虚构作品《天地沙鸥:杜甫的人生地理》也是如此。在《此情可待》中,作者试图把田野调查、文献钩沉、诗文解读和场景还原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李商隐的人生历程。

此处的“人生地理”主要包括李商隐一生坎坷,为官多不得志,在四十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包括但不限于现今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区,这些地方在其诗歌中多有反映,同时也是其漂泊不定的证明。

性格决定命运。李商隐的性格,敏感中夹杂着固执,懦弱中透露出坚韧。他如此矛盾,既骄傲又自卑——骄傲于才华,自卑于出身。从李商隐的从政、情感、婚姻等方面,串起一个现实中活生生的李商隐。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必然会对他的诗作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李商隐人生经历的梳理,让我们能够看到在唐朝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不断起起伏伏的诗人及其命运。

对于李商隐而言,最重要的历史面目无疑是那场延续40年的“牛李党争”,李商隐四十余年的人生几乎都笼罩在这一残酷现实的阴影之下,他也因此承受了历史学家的骂名。或许,李商隐生错了时代。他虽然对从政有着美好的理想,却从没有好好研究政治游戏的规则。他单纯如赤子,所做的一切皆是出自本心——他在做人生的所有选择题时都把感情放在了第一位,却似乎从没有想过那样的选择会被他人怎样误读,也从没想过那些选择会给自己的命运造成什么影响。

就以那首《锦瑟》为例,这首诗最初没有题目,后人按照古诗的传统命名法,将其称为《锦瑟》。千百年来围绕这首诗的解释有千千万万,但没人可以确凿地说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到底在说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锦瑟》说出他的心声,这里有她对妻子的思念,还有他努力追求而不得志,深受牛李之争影响的无奈。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锦瑟》不只是爱情诗,李商隐在怀念妻子的同时,也在惋惜自己。

尤其是,李商隐到了晚年更是写出了“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诗句。这句诗出自他的《北青萝》,意思是对于苍茫世海,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尘沙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纠结于爱恨呢?李商隐相比较王维的沉静,他的情绪色彩要更重,做不到王维的物我同寂,他勾勒画面背后,总是带有情绪。

我以前阅读李商隐的诗,感觉他是精美版杜甫,毕竟他最擅长的诗歌体裁就是七律,而他的七律的精美、工整、复杂程度,是可以直追杜甫晚年那些七律作品的,例如《秋兴八首》。在读了《此情可待》之后,我才又获得了一些新的观看李商隐的视角。聂作平对李商隐的剖析有一种手术刀般的精准,还有他对李商隐深刻的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同为创作者的一种体贴。

当然,人世间永远不可能再次得到一个原原本本的李商隐了。后世所有对李商隐的追问事实上都是一种构建,在这种构建中我们得到的只是千人千面的李商隐影子,而李商隐其人,恰如他众多的无题诗一般,存在于神秘之中,游离于确定之外。好在我们还有确凿留存的诗来走近李商隐,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探讨李商隐的意义所在。

大病无因,大情无端,大难无兆。命运的确给李商隐开了一个玩笑,虽然后人对他的诗作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无法掩盖他是一个弱者的事实。不过,李商隐也是幸运的,从悲剧土壤中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李商隐诗”。这是来自他如此凄苦人生的结晶,至今依然见证着那不死的、悲怆的灵魂。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