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什么时候该掏耳朵?你掏耳朵的方式正确吗?一文了解

2024-02-28 22:20 健康北京

0

分享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掏过耳朵,掏耳朵似乎特别解压。那么问题来了,经常掏耳朵是健康的行为吗?我们掏耳朵的方式正确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掏耳朵是为了清理耳朵中的分泌物,耳朵中的分泌物叫做“耵聍”,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为60%的角蛋白,12%~20%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醇类、角鲨烯,以及6%~9%的胆固醇。不同人群的耳屎组成成分各有不同,主要分为干型和油型。一般来说干型会比较容易脱落,而油型可能会容易积在耳道里。

耳朵究竟要不要掏?

耳朵里的分泌物,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义的:润滑保湿、保护耳膜、抗菌、防噪声、自洁等作用。

正常来说耳朵中的分泌物会随着人们的咀嚼运动向外排出,并不需要特别的干预,所以一般情况就不要掏耳朵了。

但是很多人都会习惯于自己抠耳朵,有用长指甲的,有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的。其实自己掏耳朵,风险可真的不小呢!

用力过猛,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

方法不当,可能将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眩晕。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使就诊时清理的难度加大。

用不干净的挖耳勺、长指甲等挖耳,易挖出细微的伤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或是光顾不正规采耳店会导致卫生问题。门诊接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日益增加,大部分与外面不正规采耳有很大的关系。

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可能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频繁掏耳朵,耳屎真的会越挖越多,经常挖就会分泌得越来越多。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如何正确地“掏耳朵”?

从健康角度考虑,一般来说耳朵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就无需处理耳垢。

如果实在想要清理耳垢,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

如果采用以上办法仍无法排出耳垢,或耳垢导致了疼痛或听力丧失,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请求专业帮助。没有掏耳朵的经验,最好不要自己操作。

另外,如果你是油型耵聍,可能容易在外耳道形成团块,不容易自行排出,建议油型耵聍的朋友3~6个月到医院看一下,如果需要清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结语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签,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随便能掏的!有耳垢是正常的,因为它是耳道内膜的最佳保护屏障,千万不要再嫌弃它啦!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