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灯
春节,在中国人的节庆里是最隆重、最不可忽视的节日。我的父母双亡,只有岳母健在,每年的团年饭都是以岳母为中心,她在哪里就在哪里团年。今年春节原本准备在乡下过,顺便给老人家过九十大寿。可是舅老倌临时起意,要去上海与儿孙团聚。老岳母思想守旧,跟着唯一的儿子过,她才心安理得。她有四个女儿,但她到哪家都过不长久,住上几天就要唠叨着回家。这次儿子要去上海与他的儿孙团聚,老人家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服侍老人家的任务,就自然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三个妹妹一个在上班,一个在找钱,一个要带孙辈,唯独我们夫妻俩是年近古稀的闲人。
去年农历腊月中旬,我们就把老岳母接到了家中。不见不知道,见了吓一跳,原来老人家正生着病呢!是老毛病哮喘,可这一次老是叫背上扯着痛,摸都摸不得,一挨着她就会哎呦哎呦叫个不停,不挨着也是呻吟不断,走一步也要拄着拐杖,而且是在地上磨着走。这样的状况,怎么才能让老人家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呢?
趁着双休日,我们夫妻俩和五妹两口子一起把老人家带到医院,推着轮椅做检查,可也没查出什么毛病,医生连药也没开。下午五妹夫妇开着车,去找一个据说有祖传秘方的乡村医生开了药,外敷内服,双管齐下。几天下来,老人家病情日渐好转,我们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老人家病好了,春节也快到了,筹备团年饭的工作排上了日程。我首先在家族群“万家灯火”里发出通知:“根据妈在哪年在哪的原则,今年春节,就请大家到我家来团聚吧。鉴于除夕日上班族要上班,因此就请大家晚上来这里吃团年饭吧。”通知一发出,大家积极响应。提前几天,五妹就把鱼送过来了,并说:“我们楼下有个做预制菜的,做得很好吃,烘肘、烧麦、粑粑肉、酒米饭我会带过来。”四妹也打来电话:“冷吃兔、冷吃牛肉,我们带过来,你们就别做了。”名义上说是我们家筹办团年饭,可是人人都想出点力。尽管如此,老婆和我还是足足忙了两三天。
除夕这天清早,五妹上班前就把预制菜送过来了。上午,四妹夫也赶过来帮厨,他烹饪技术好,几姊妹哪家有事都少不了他帮忙。他一到就帮着我贴春联:“万事顺心如意来;五福临门鸿运开”,新年立下新愿景。上午就把香肠、腊肉、酱肉等切好,把鸡、鱼打整出来;真正忙的是下午,老婆和妹夫一头扎进厨房,忙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只做些摆桌椅、摆碗筷等杂活。
晚上六点半,各路家人到齐,两张大圆桌坐定,我几句简短的开场白后,四代同堂的年夜饭开始。我首先提议共同举杯敬老妈一杯酒,祝老人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看着一大家人欢欢喜喜在一起,老人家也格外高兴,笑得合不拢嘴,端起酒杯与大家碰杯同饮。亲人们交杯换盏,互致祝福,忆往事、诉衷肠,回忆岳父在时的年事,谈家常、说心愿,共同展望新年愿景。正当酒意酣畅时,来自上海的视频电话来了,手机首先对着老妈,表达舅老倌一家人对老人家的祝福,然后手机绕着圈,逐个逐个地表达祝福。这里刚完,远在德国短期进修的女儿也打来越洋视频电话,首先祝外婆新年好,然后也是手机转着圈逐个拜年祝福。一家人在一起情意绵绵,完全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直到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酒席才宣告结束。
过年,无疑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领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的两个外孙陪完爷爷奶奶过年后,在女婿的带领下匆匆赶到。于是,现场再次掀起高潮,孩子们一个个跪拜,一声声祝福,逗得曾祖母、祖辈们和父辈们哈哈大笑,各自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在一片祝福声中,在欢快的氛围里,我们家的团年饭充满了浓郁的亲情。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