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跃英
说起与保姆陈大姐的结缘还挺有意思。那年夏天,我们老两口急着去外地避暑,就慌着找个钟点工给两岁的孙子做饭买菜。当中介公司的罗经理打电话通知我去与新介绍的保姆见面时,我乍一看到陈大姐有些失望:满头白发、背有点驼、一脸皱纹。她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赶忙快言快语地自我介绍,说自己年龄不大,是少年白,头发染了就立马显年轻;家里家外务农做工都难不倒她,曾经与丈夫做过几年的生意(卖泥鳅黄鳝);后来儿子媳妇出去打工,丢下两个孩子,老两口只好回家带孩子,一带就是近十年,现在俩孙子稍大了,媳妇也回家乡打工了,她闲不住就出来想做保姆找点养老钱。她说她虽然没有出来做过钟点工,但是她愿意学。我听了后,感觉她说得很诚恳,也是时间不允许再找,因为我们两天后就要走,当即决定请她。
后来的事实证明,陈大姐果然如她所说。人很勤快很诚实也很善良,每天都是她买菜上门,什么菜什么价报得清清楚楚,也肯问菜怎么做符合我们的口味,逐渐与我们熟悉亲近起来,我们也感觉找对了人。
一天,陈大姐愁眉苦脸来上班,我说你遇到什么事了?她说读初一的孙女跟媳妇吵架一气之下拿刀割腕。我一听感到这不是小事,忙细问孙女的情况。原来,她媳妇生下孙女刚一岁就跑到浙江与丈夫一起打工,每年过年才回家,包括生第二个孙子,也是一岁后丢给了奶奶,两个孙孙全由爷爷奶奶照顾,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媳妇是在第二个孙子6岁了才回家乡,造成与两个孩子感情的生疏。孙女喜欢画画,媳妇却认为是不务正业,应该以学习为主,母女俩经常为观点不同争执吵架,孙女老说自己浑身无力,不想吃东西,不想上学,心情烦躁,割腕已经三次了,媳妇却认为是孙女装的,想逃避读书。陈大姐看到孙女的可怜样心如刀割,这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两个孙孙这么多年来,都很依恋奶奶,但她在强势的媳妇面前却无能为力。
我给她出主意,叫她带孙女去找心理医生详细摆谈,并帮陈大姐把心理医生联系好。她当真带着孙女找心理医生。医生与她的孙女聊天后,出来跟她说,你孙女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必须休学进行专门的治疗,否则后果严重,并且告诉她下一次叫媳妇带着孙女来听医生说病情,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好在媳妇听了医生的话,带着她孙女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查出孙女还患有甲亢,当即决定休学治病。通过几个月的治疗,孙女的病情得到很大的好转,母女的关系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现在孙女已经正常上学了。陈大姐很感谢我们,说要不是我们出主意,孙女的病不知发展到什么程度。
后来与陈大姐聊天才得知,孙女为啥小小年纪就得了抑郁症,一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什么心事或苦恼没办法及时跟父母沟通、得到父母的关心安慰鼓励;二是在学校上课时曾经受到老师的当众羞辱,受了委屈回家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或许是因为文化低或许害怕面对老师,无法为孙女去学校讨个说法,这些经历酿成的不良情绪最终形成了抑郁症。陈大姐告诉我,村里像她们家一样的留守家庭,还有很多,所以,不能一味地责怪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还要看到大批农村青年为了养家糊口,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打工挣钱,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来陪伴孩子,也没有时间学习儿童心理学,相当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更不知与子女做正确的沟通。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农村孩子又占绝大多数,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最多,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帮助,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孙子上幼儿园后不需要保姆了,但我们与陈大姐的友情却在继续,她时不时给我们送春笋、红薯、玉米粉等农家时鲜,我们也投桃报李,慢慢成了“亲戚”了。请保姆还结成了姐妹,我很珍惜这个缘分。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