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习声回响|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绘就当代春耕图

2024-04-22 08:49 央广网

0

分享

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在湖南洞庭湖腹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试验田里,抛秧机巡回、无人机低飞,云管控中心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块农田实景,足不出户即可用手机一键控制水泵进排水……在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无人农场中,一群新农人给当地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勾勒出一幅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相融合的当代春耕图。

大通湖土壤被誉为“南方黑土地”,这里是河湖沉积物发育的紫潮泥壤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偏碱性,是湖南省唯一全域均为碱性土壤的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是当地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再生稻研究专项”的优势之一。所谓“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次,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具有一定产量的水稻。种植再生稻,省种、省工、减肥、减药,这对我国粮食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当地新农人的代表之一,熊姣军十几年前返乡创业,扎根农村的她想用科技力量“耕”新传统农业。合作社通过与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合作,摸索出再生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种肥药一体化机械直播技术、有序机抛农艺技术、南方稻蟹共生技术等新技术,尝试多季稻、双季稻、再生稻、稻鱼共生等生产模式,努力探索现代农业生产的实现路径。就在去年,熊姣军的再生稻无人农场平均亩产达到了1199.2公斤,今年她将目标锚定在亩产1300公斤。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熊姣军”们相信,在这片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良田上,以良种、良机、良法精耕细作,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他们这一代新农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