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运用心腔内超声(ICE)导管结合Carto三维标测系统,成功完成川南首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一站式”射频消融术,即应用射频技术对房颤和肥厚的心肌进行同台消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左室流出道梗阻改善,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继开展室间隔酒精化学消融、微颗粒栓塞术之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又一利器,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及结构亚专业水平进入新阶段。
患者吴女士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房颤,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异常肥厚,SAM征阳性,乏式呼吸后主动脉压差为85mmhg,冠脉造影显示患者有多支平行的间隔支“罪犯血管”,患者的解剖条件并不适合常规的无水酒精消融或微颗粒栓塞术。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裕博士表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部分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方式但作用有限;外科方式切除肥厚的心肌虽然被认为是非药物治疗的“金标准”,但这种方式需要开胸,创伤大;室间隔酒精消融存在酒精渗漏的风险;微颗粒栓塞术大大降低了酒精渗漏的风险,但有的患者缺乏相关解剖条件。而精准射频消融为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面对吴女士复杂的病情,罗裕博士立即邀请北京安贞医院傅彪教授及省内相关专家对病情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对患者进行“一站式”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应用于心律失常已有30余年历史。将射频能量导入心肌,可以造成局部心肌的凝固性坏死,这一原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朝勇介绍,“一站式”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需全麻、不受冠脉解剖限制等优点,但需要相当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此次手术耗时四个小时,首先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行房间隔穿刺,其次结合CARTO三维标测系统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最后在心腔内超声监测下完成肥厚梗阻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差达91mmHg,术后压差即刻降为23mmHg。术后四天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基底部较前变薄,Valsalva呼吸后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32mmHg,提示左室流出道梗阻完全解除。患者心悸、胸闷症状消失,运动耐量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十分理想。
医务人员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该病是青壮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症状为运动量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梗阻情况越重,临床症状越重,预后也越差。同时,肥厚性心肌病极易合并房颤,将导致梗阻加重且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高,广大市民应该对这一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供稿)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