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盐都名中医陈永红:传承中医精华 践行医者仁心

2024-05-06 15:59

0

分享

黄永刚 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在市中医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她数十年如一日,用精湛的中医医术为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她身体力行,用行动、用信念,不断做好中医文化传承。从医30多年来,她坚持学习研究中医文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勤勉治学、严谨从医,用中医智慧,热忱服务每一位患者,她就是该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盐都名中医陈永红。

学贵有恒 坚毅笃行

“婆婆,您哪儿不舒服?”

“陈老师,我最近胃口特别不好,吃啥嘴里都没味儿……”

“张嘴伸舌头我看一下。”

……

4月23日,陈永红正在问诊,身着白大褂的她不急不缓,专注地和患者交流。几句问话看似拉家常,实则深入浅出,在聊天中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她不时搭上几句话,看似随意,却总能切中要害。

1992年,陈永红毕业后来到市中医医院工作。由于中医师总体上是一个成熟较晚的职业,很多病人首选学识经验都更丰富的老专家、老教授。作为一名年轻中医生,在上门诊时,陈永红要有“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庆幸的是,她先后得到了四川省首届名中医朱正平、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冯志荣两位良师指导。“两位老师深厚的学术素养、高超的医疗技术、良好的临床疗效,让我从心底里佩服不已,也坚定了我对中医的信心和热爱。尤其是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至今。”陈永红说。

IMG_2480.JPG
陈永红(右一)正在接待患者

守正创新 医术高明

在陈永红看来,中医药是传统医药文化中的瑰宝。医无止境,祖国医学这座宝库值得一辈子去钻研、去学习、去验证、去发扬。她潜心学习中医经典,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治内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方法,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病痛,带去了福音。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陈永红一直在不断学习进步,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2005年,陈永红前往第三军医大学附一院风湿病中心临床进修,结业回院后,率先创建了自贡市第一个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门诊,填补了本地在风湿这一领域的空白。

18年来,风湿病专科从无到有,风湿病人由少到多,该科室在市内及毗邻地区的知晓率和影响率逐渐提高。“由于风湿类疾病非常难缠,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技术,时时刻刻与风湿病较劲,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陈永红说道。她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取得比单纯西医治疗风湿病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

贡井区五宝镇的王大爷患痛风几十年,全身多个关节甚至耳轮都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痛风石,共有数十个,最大的有鸽子蛋大小,局部红肿、痛不可触。几年前,王大爷因长期滥用止痛药和激素,导致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送中医医院消化科救治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但是关节肿痛依然反复发作。王大爷慕名前来就诊,陈永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一年多后,王大爷的关节炎得到明显控制,身体上的多处痛风石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类似的病例数不胜数,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医者仁心 关怀备至

陈永红不但在医学上孜孜不倦,在对待患者上更是体贴入微。她常说:“老百姓看病不容易,特别是风湿等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患者往往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经济负担也重,所以我们在看病时要时刻有同理心,能省的尽量省一点,能帮的尽量帮一点。”

她工作时一边看病,一边还要和患者聊天,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的同时,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于痛风这类需要忌口的患者,她还要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除此之外,她还时常借钱给经济困难的患者,10块、20块甚至是200块,帮助病人解决燃眉之急。曾有患者说:“我看到陈老师,毛病就好了一大半了。”她用真诚和耐心温暖着每一个病患。她把患者放在了心里,患者自然也将陈老师放在了心里。

30余载似水流年,陈永红仍将坚定地在医者之路迈进,当医生治病救人,是她从未改变的理想和追寻。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喻佳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