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曾涛
自贡网记者 缪静 王跃
“才子之乡”富顺,有座明朝遗留下来的“甘尚书院”,即甘氏族人代代相传的有“圣旨”的“甘氏总祠”,位于富顺县富世街道五府山社区北门巷83号附5号。


穿过城市高楼大厦,来到富顺县老城区,漫步在狭窄的小巷中,沿线遍布老旧民房,挤出一条狭窄的路面,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市井烟火中,触手可及的是近处的老旧楼栋墙壁,远处则是绵延起伏的屋顶,一眼望不到头。“省保”甘尚书院隐藏于此。


该建筑为三进四合院,占地154平方米。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遭拆毁,现仅存二进院落,但如今从外观看,仍能感受到明朝时期的建筑特色。“甘氏总祠”的大门口建有一道如牌坊的墙,墙的正门上方用青花瓷片嵌着“甘氏总祠”四个大字,正上方嵌有一块刻有“圣旨”二字的汉白玉石头(现由县文物局存放在富顺文庙内)。正门进去的第二道门上挂有一块匾额,上书“尚书门第”四个大字。旁边柱头上有一块立着书写“尚书第”三个大字的牌匾。
整体来看,民居建筑结构为穿斗式木构架,北面为风火墙,南为悬山式小青瓦屋面,檐下尚保存部分木雕撑弓雀替。门前露台有石雕围栏,雕有假山、花草、山川等图案。民居屋面及木构架保存较为完整,木雕及石雕刻工精美,对研究富顺县明代民居建筑特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价值。

作为自贡少有的名人宅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其命名的“甘尚书”何许人也?
记者从渤海世家尚书门第甘氏总祠文化研究会了解到,“甘尚书”名甘为霖,富顺人,生于1486年,明嘉靖二年进士,历任工部郎中、工部左侍郎进位尚书加少保兼太子保。曾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在太子及王公大臣们子弟读书的学校从一品官职,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的副校长。其一生清廉,不畏权势,殁后御赐葬祭……“甘尚书”的故事在富顺老百姓口中传为佳话。



“草根出身,成长为明朝嘉靖皇帝手下的正一品大员,且一生清正廉明。”甘为霖的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一,说明只要“有自信、遵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梦想终归会变成现实,为后世的寒门学子们树立了榜样。其二,为官清廉,敢同贪腐集团作斗争,不怕遭到权贵们的报复,不怕被诬陷,不怕被罢官,给后人树立了廉洁从政的榜样。
【原标题】盐都文物·镜像⑪探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报道|听!“巷子里”宝藏宅邸传奇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欧阳宏梅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