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大学生近视率为90%,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爽乐介绍,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眼球较小、眼轴较短,双眼一般都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医学上把这种合适的屈光状态叫做远视储备。视力就如银行一样,需要储备。“远视储备”就像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小时候“存”得不够好,长大后就不够用,从而导致近视。
准确检测远视储备需在充分的麻痹睫状肌基础上进行验光,也就是散瞳验光,即点睫状肌麻痹眼药进行准确验光。一般来说,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视力、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眼底等检查,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科学随访眼健康情况。
近视防控,预防始终是首要的。远视储备是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过早过多地近距离用眼,一些儿童青少年在6岁已消耗完远视储备,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
2小时户外阳光活动。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
保持正确坐姿。坐姿正确能有效预防近视发生发展。坚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趴在桌上或躺着看书,更不能在行进的车厢里看书。
持续用眼不宜过长。阅读时要注意适时休息,持续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5分钟,孩子越小时间越短。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45分钟),阅读距离近(小于33cm)等也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采光照明。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克斯(lux)。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避免光直射到桌面上。晚上学习时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开大灯。
定期眼保健操锻炼。每天坚持眼保健操可有效地减少视疲劳症状,缓解眼部不适。
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营养均衡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吴小梅)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