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寻馆记 | 艾叶盐业历史文化陈列馆:速览古镇悠悠往事

2024-06-14 13:27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记者 冯方湲

艾叶滩位于自贡市贡井区,素有“盐运古道第一滩”之称。步入因滩而盛的艾叶古镇,沿着正街走上一小段路就可见李家桥天宫堂。天宫堂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系魏忠贤党羽所建,崇祯时诛魏,剪除其党羽,此庙堂充公。数百年间,乡团、镇公所皆设于此。2022年8月,艾叶盐业历史文化陈列馆、艾叶镇李家桥社区村史博物馆在此建成投用。

QQ图片20240614101902.jpg

自天宫堂门口抬望,映入眼帘的就是“艾叶镇盐业历史文化陈列”这个馆名和在它下方居中排列的展馆主题——“井盐古镇 盐运要津”八个大字。拾阶而上,走进院落后整体建筑的四合院布局可谓一目了然。

“艾叶因盐而兴、因盐成镇、因盐闻名……”“盐都西场镇 盐运第一滩”,来到陈列馆迎宾区,分列在“井盐古镇 盐运要津”八字左右的前言和要点目录,将艾叶镇及其相关的“盐味”历史向人们娓娓道来。

7f286165ac3a691cec0ad1a0b16925c9.jpg
QQ图片20240614101831.jpg

艾叶是我国卓筒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周武帝时期,大公井等盐井便得到开采,唐宪宗元和年间,艾叶食盐生产初具规模,成为当时公井县的重要产盐地。北宋庆历年间,艾叶采用顿钻凿井技术开凿卓筒井,汲卤制盐,井灶日增,盐业更加繁盛……走在110多平方米的艾叶盐业历史文化陈列馆内,沿着迎宾区、盐咸千年展区、盐运枢纽展区、盐都名镇展区依次参观,浏览一张张带着时代烙印的黑白图片和简要的文字,游客能从中了解艾叶这方土地上的历史记事,仿佛穿行于时空隧道,千年古镇的发展轨迹如在眼前。

因盐业经济的发达,艾叶地区孕育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制扇技艺(龚扇)、扎染技艺,走出陈列厅移步右行,可见龚扇展示馆,正对门口的是用独特龚扇技艺编制的横幅《出师表》,屋内龚扇及其特色文创产品入柜陈列,向人们近距离展示着非遗的魅力。

QQ图片20240614101819.jpg
龚扇技艺编制的《出师表》
QQ图片20240614101825.jpg
龚扇精品

图文之外,陈列馆还展陈着相关实物,有征集而来的贡井盐业史料、有精心复刻的微型天车,还有莲花瓣锉、车银锭等独特的劳动工具……它们也同样生动地展示着艾叶古镇往日的盐业生产、运输以及贸易盛景。在这里,远观图、近阅文、细看实物展品,早已湮没的盐业往事也循迹可知可感。

据了解,因有深厚、丰富的盐业文化和航运文化积淀,艾叶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辖区内的李家桥社区和竹林村双双被入列“中国传统村落”。作为艾叶古镇的“胎记”,艾叶滩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承载的悠久盐运文化,被列为四川自然与文化遗产。

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古老的井盐古镇、盐运要津——艾叶正乘风扬帆,全力建设融入“双圈”新格局活力镇、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美好生活标杆镇,在装载历史的陈列馆外,用生动、活力的小镇实践续写千年古镇的“新事记”。

666bd224bf02b.jpg
QQ图片20240614101850.jpg

编辑:张才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