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刘晓丹
今年6月,富顺二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华先后被命名为“盐都人才形象大使”、获评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这些新荣誉的到来,刘华用朴实而简单的一句“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坚定地诠释了他从教25年来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忱。
今年48岁的刘华,是四川隆昌人,1999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自贡进入教师队伍,现任富顺第二中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该校高一年级4个班的生物教学。他始终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育人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担当。
谈到高中生物课,大家或许首先想到的是拿着书本死记硬背或枯燥无味的图片和实验视频,而刘华的生物课却很不一般。“刘老师经常能让我们体验不一样的课堂,会带着我们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做动植物课外调查,还会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黄丽珠是刘华曾经的学生,现在也在高校任教,回忆起多年前刘老师的生物课堂,她说:“听他的生物课,让我受益一生。”

的确,刘华的生物课堂总是充满了乐趣和哲理!7月2日,记者走进他的生物课堂。“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小熊猫喜食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捕食小鸟或鸟卵和其他小动物、昆虫等,尤其喜食带有甜味的食物;而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讲到这里,刘华突然停顿下来,引导同学们从生活中重新审视这个知识点。有的同学马上就联想到了人的才能,“大熊猫食物单一,就像人的才能单一,小熊猫食物多样,就像人多才多艺。所谓技多不压身,自然将来出路更广!”一位同学道出了自己的理解,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也得到了刘华的认可。
刘华说,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它融会贯通后运用到生活实际,从而内化成一种能力。从教25年,他承担了7届班主任、14届高中毕业班生物教学工作,所教的学生,有150余名进入985、211重点高校,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指导学生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苔藓的复苏》获得嫦娥七号科普试验载荷创意征集活动中唯一的中学一等奖。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积极报考环境、航天等科技类专业,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等称号。他个人还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等,并入选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

刘华不仅教学上成绩突出,还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近年来,他参与主研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5项,参编出版著作3本。参与主研的《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整合模式研究》课题,形成中学环境教育“12345”的操作模式,获评四川省第三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还积极参与探索高中生物学科德育体系和实施路径,形成“思政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法,有效填补该地区系统实施学科德育的空白,获得四川省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自2018年刘华担任富顺二中教师发展中心(原教科室)主任以来,他积极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35710”青年教师梯度培养方案,以“1+3+N”学校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新苗工程、青蓝工程、领航工程和名师工程”等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为推动富顺县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他还主动联系赵化中学、板桥九年制学校等偏远农村学校,组织开展以生物、航天等为主题的科创科普教育活动30余场次,覆盖学生7000余名。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贡献了智慧火花。

“内外兼修,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认真,有教育情怀。”这就是同事眼中的刘华。富顺二中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长梁江遊说,刘华老师深耕课堂,钟情教育,用坚守践行教育理想,用热爱照亮学生未来,值得每位教师学习。
(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欧阳宏梅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