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乡村振兴案例丨专业引领这支“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2024-07-16 14:32 中国社会工作

0

分享

“三下乡”(含文化、科技、卫生)社会实践活动自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以来,已发展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暑期众多大学生志愿者凭借其热情活力、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技能走入田间地头,通过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联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地区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不足。

广东工业大学的“爱满童心”项目是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之一,自2008年创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校内外学生公益服务中。2022年、2023年暑期,“爱满童心”项目组建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的“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前往湘黔桂交界区域——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困难群体服务、社区营造和农业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实现内生性可持续发展。两年共有2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时数超1900小时,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当地政府与群众的高度认可。

实践过程

服务队围绕“需求对接→实地探访→小组与社区服务开展→复盘反馈→总结汇报→‘桥接’传承”六个环节,层层递进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整合善用资源,充分调研需求

前期工作分为三步走。

一是需求调研。为了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对接与资源整合,服务队首先访谈了藕团乡大同公益创新平台社工和藕团乡三桥村妇联主席,了解当地基本情况。通过访谈,服务队了解到当地美育资源欠缺,较少开展性教育与法律科普等活动,对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关注较少,大多村民拥有苗侗特色才艺却无处展示,村内墙壁老化不美观等。

二是资源链接。服务队除交通费由队员自理外,还需大量资金用于活动开展与食宿开销。在社会工作系老师引荐下,服务队与广州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获得赞助资金。此外,藕团乡系广东工业大学定点扶贫基地,具有多年良好合作基础,能够为学生提供当地住宿、宣传指引等支持。

三是服务策划。“三下乡”服务的策划经过服务队多次“头脑风暴”,多次请教当地社工与专业人员后完成,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设计了“开眼望世界”、“情绪蛋糕”团体辅导、“多彩墙绘”等活动,以及详尽的心理评估量表、基线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策划方案由指导老师、学院及学校层层把关后落地实施。

图片
▲志愿者带领村民进行多彩墙绘,美化乡村

中期:三面切入服务,共建和美乡村

服务队抵达藕团乡后,第一时间熟悉环境、入户探访,与当地群众迅速建立专业关系。随后,从以下三方面切入,开展志愿服务。

一是关爱“一老一小”。服务队来到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家中,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其近期紧急需求与困境,并邀请他们参与后续的小组与社区活动。根据入户探访的实际情况,服务队动态调整服务方向。随后,开展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小组活动,内容包括通过案例故事鼓励儿童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主动建立专属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权能感与自信心等。

二是聚焦社区文化营造。服务队邀请当地美术老师带领村民对两面白墙进行墙绘美化改造。藕团乡的苗族侗族文化气息浓厚,服务队在2022年发起首届“苗声侗语”乡村音乐会,鼓励村民上台展示才艺,受到群众欢迎。经过两年的实践积累,墙绘改造和乡村音乐会已成为藕团乡村民自发的固定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氛围。

三是善用科技助农致富。蜜桃和富硒米作为藕团乡特产,在传统销售方式下一直达不到理想销量。服务队通过“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在电子商务专业队员的指导下,当地蜜桃种植农户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直播的方法。此外,服务队链接数媒设计专业志愿者为当地富硒米包装设计专属IP。在官方渠道售卖和非正式资源支持下,藕团乡蜜桃和富硒米的销量很快得到提升。

图片
▲志愿者帮助村民直播带货卖本地桃子

后期:总结采摘“硕果”,发扬服务特色

服务结束后,服务队自发复盘服务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并讨论解决对策。首先,队员间相互反馈需要改进之处,一同总结服务成效与经验,并形成总结汇报与调研报告,以便“桥接”下一届服务队队员。其次,服务队代表在藕团乡成果汇报大会上向支持服务队的各方社会力量(藕团乡政府、三桥村村支“两委”等)进行成果汇报。最后,服务队回校后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向广州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汇报服务进展与成果。

在社会宣传方面,服务队利用官方渠道与非正式资源寻求媒体支持报道,吸引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后续的“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亚太社会工作教育者协会学术年会等公开场合,服务队队员持续展示“三下乡”成果,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服务成效

“爱满童心”志愿服务队两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服务约700人次,间接服务约1000人次。服务对象中,“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困弱群体占60%。服务队在服务过程中开展了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服务满意度达96%。服务队开展的非结构式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结果显示,服务对象中74%的儿童在情绪管理、社会交往和自信心提升方面有进步,88%的老人感受到幸福与被关心,91%的村民相较于服务前更愿意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服务队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国家及地方媒体平台均获报道。三桥村的村民表示,他们每年最期待的活动就是“爱满童心”志愿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

图片
▲志愿者陪伴困境儿童阅读绘本,倾听其生活烦恼经验及启示

服务队经历两年时间的探索,已与当地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结,并总结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1+6+N”服务策略。

“1”:筑牢群众基础的一种互动模式

服务队两年“三下乡”期间,吃住均在当地村民家,比起住在环境较好的酒店,这种“与村民同吃同住”的互动模式有以下优势:

一是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专业关系。因为服务时间和经费限制,“三下乡”的服务时长往往只能持续10天左右,“与村民同吃同住”这种跟村民时刻交流与见面的互动零距离模式,有助于服务队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村民建立情感联结,沉浸式体验乡土生活,快速融入当地文化场域,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对后续服务的动员与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能够增加村民创收机会。食宿支出是服务队“三下乡”实践过程中必要的开销,每人每天食宿开销约120元,分散至6—7户家庭。将这笔开销付给当地村民,能够为他们创造收入机会。

三是降低了服务队出行风险。服务队住在乡村、食在乡村、服务乡村,不需要借助公共交通出行或经过陌生区域,避免了通勤或陌生村庄看家犬给学生人身安全带来的风险。

“6”:共建和美乡村的六方主体力量

靠“单打独斗”是难以支撑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持续发挥活力的,高校力量主动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与社会慈善资源,善用六方主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做深做实。

首先是高校力量,服务队自身作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为藕团乡儿童带去性教育科普、“模拟法庭”宣讲、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工作坊等高等教育资源。作为社区主体的藕团乡政府和三桥村村支“两委”,在活动全程提供信息、场地与专业人员支持。广州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为服务队提供食宿与活动费用。藕团乡大同公益创新平台社工前期协助服务队调研、进行服务对象招募与联系、全程开车跟队带路等,保障了服务队探访时的出行便利与安全。当地青少年在受到服务队影响后,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协助活动的开展。当地企业、社会组织、返乡创业企业家、职校美术老师与书法家、爱心人士等作为补充力量,在善款筹集、技术使用等不同方面为服务队提供了支持。正是融合了这六方的力量,服务队得以在藕团乡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和美乡村建设献策出力。

图片
▲志愿者开展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小组,指导孩子们进行“情绪蛋糕”绘画

“N”:朋辈引导发展的N名内生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藕团乡乡村振兴工作中担任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作为高校的“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实践的延伸;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外部引入的社区志愿者,在与村民接触过程中积极进行朋辈正向影响。他们先是融入乡村,与当地青少年“打成一片”;再唤醒青少年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为他们提供参与乡村建设与社区营造的机会,鼓励其成为志愿者;最后通过“滚雪球”影响更多当地青少年加入正向发展的行列,进而不断发展出N名社区内生志愿者,促进社区服务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即使“三下乡”志愿服务每次仅持续10天,其发展的内生力量仍能为乡村带来持续的积极影响。

(作者黄文鑫系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刘静林系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