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嘉 文/图

“通过‘公司+集体+农户’模式,全村种植桑树500多亩,建成小蚕共育室3个、标准大蚕棚8个。今年桑蚕收购价格还可以,每公斤65元左右,这是我们养殖的第3季。全年计划养殖蚕桑6季,预计产值达1200万元。”真觉村党支部书记周开贵介绍说。

蚕桑是飞龙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当地栽桑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蚕桑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镇在真觉村、蜂窝村、新文村、新胜村打造高标准连片桑园示范基地,通过建设“一带多基地”万亩蚕桑园区示范带,探索集中成片栽桑的“现代园区模式”,推动养蚕业向高质量、高单产、高价格、高收益转型。

站在飞龙镇蚕桑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高处望去,连片的桑田随着山峦起伏,微风吹过,飘来阵阵清香。漫步在园区中,道路四通八达、水网纵横交错,一旁的标准化大蚕棚、小蚕共育室、蚕桑科普基地等错落分布。

同行的真觉村养蚕大户黄显财指着恒温小蚕共育室介绍说,这是园区打造的养蚕“精品房”,通过“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小蚕发育温度和湿度,减少外部环境对小蚕成长的影响,提高小蚕成活率。同时,园区还引入了专业的管理团队提供小蚕共育服务,农户可以实现“拎包入住”。
通过这种“现代园区+农户”的模式,近年来,飞龙蚕茧质量从4A级逐步向5A级优化,蚕茧价格从每公斤33元涨到每公斤65元,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并培育带动养蚕大户780余户,全镇年产值实现3100万元。

同时,飞龙镇还围绕“蚕桑+”做足文章,积极构建“蚕桑+生猪”“蚕桑+生猪+花椒”“蚕桑+农旅”产业链条。
目前,飞龙镇已初步形成“蚕桑+生猪+花椒+莲藕”产业链条,建有全县最大生猪育肥猪场,年出栏育肥猪超3万头,花椒、莲藕等产值超2000万元;深入推广桑树种植“密改稀”技术,在桑树中间间种大豆、土豆等农作物4500余亩,端稳中国粮“饭碗”;建有蚕桑党建文化馆、蚕桑科普基地、果桑采摘基地,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

“通过融合发展,全镇蚕桑产业综合产值预计突破4100万元。”飞龙镇党委书记陈雪峰表示,该镇将推动蚕桑产业迭代,开发农业观光、桑葚采摘、研学旅游等农旅融合项目,有序推进蚕茧烘干站、缫丝厂、桑葚酒厂等项目落地,围绕蚕农增收和蚕桑创新发展全力提升产业链。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