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中国花茶之乡荣县开启“芬芳产业”新赛道

2024-07-29 14:54 自贡网

0

分享

徐振宇 自贡融媒记者 王梓薇 周敏 文/图

近年来,随着中式新茶饮市场的持续火爆,栀子花、茉莉花等成为花茶新宠。荣县作为“中国花茶之乡”,不少企业来此抢购花茶原料。当下,荣县的“茉莉含苞,栀子飘香”已然进入了“芬芳产业”新赛道。
DSC01345.JPG
今年五月,四川本土新茶饮品牌“陈多多”上架栀香系列新品,拉开今夏新篇。该系列饮品以四川栀子绿茶做底,搭配水果“阳光玫瑰”,为消费者营造花香和果香交织的夏日清爽口感与风味。翻看近两年各大新茶饮品牌的夏日新品菜单,记者发现四川花茶的身影无处不在。四川本土产的栀子花、茉莉花正逐步成为夏日奶茶饮品的“明星拍档”。
DSC01349.JPG
当前正值茉莉花采摘时节,走进荣县长山镇人民村茉莉花基地,枝头绽放的茉莉花随风散发出怡人的芬芳。基地里,采摘工人头戴草帽,腰间系上一个竹兜,穿梭在花田中,熟练地采摘着含苞待放的茉莉花。“7月和8月是茉莉花的爆花期,平均每天可采摘鲜茉莉花100斤,目前市场均价在20元一斤以上。 基地的茉莉花是2022年才种植的,还不是盛产期,等到了盛产期一亩地可产鲜花几百斤。”基地负责人胡家学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是经纪人到田边来收购,销路基本不用愁。
DSC01251.JPG
近两年,栀子花茶在新茶饮的赛道上全线发力,成为古茗、霸王茶姬等知名新茶饮品牌的大热单品,栀子花价格也持续飙升,吸引了荣县众多茶农种植栀子花。

“栀子花对地势要求不高,栽种简便,采摘也方便,每人每天可以采200到300斤左右的鲜花。目前投产的栀子花有100余亩,已采摘鲜花2万余斤。今年收购的价格最高40多元一斤,平均价格30多元,比去年翻了4倍。”度佳镇白坡村茶花谷栀子花基地负责人肖志伟介绍道。看中市场发展前景好,又能和油茶套种让土地利用率高,肖志伟已发展种植栀子花500余亩。
DSC01278.JPG
荣县位于北纬30度茶叶种植黄金带,年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333天,茶园分布在海拔600至800米的深丘低山区,茶区森林覆盖率67%以上,冬季气温高、春季回暖早,是全国早春茶适宜区之一。荣县产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盛产名优绿茶和花茶。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1.15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45家,年初加工能力3.5万吨、精制加工能力7万吨,年产花茶4000吨。
DSC01424.JPG
走进四川省川青茶业生产车间,今年的茉莉花茶也已经开始窨制。空气里满是花香的味道。“今年上半年公司花茶产量在5万余斤左右,预计全年产量可达10万余斤。”川青茶业公司负责人钟胜礼说道,近年来荣县茉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茉莉花茶产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0%。记者了解到,为了做精做强荣县花茶,今年川青茶业投资70万元新建了一条精制花茶生产线,产能由之前的年产2万至3万斤,提升到年产20万斤。此外,企业还加快建设自己的茶叶基地,已建成茶叶基地1000亩和茉莉花基地500亩。2022年,其开发研制的“万宝飘雪”获得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熊猫奖”。2023年,其开发研制的“万宝雀舌”获得首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川渝)“金奖茶叶”。
DSC01425.JPG
据了解,近年来,荣县先后投入2.4亿元扶持茶企技改升级,已建成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100余条,拥有初、精加工机械超2000套。2023年,荣县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达到43亿元,鲜叶销售亩均超4500元,茶农户均增收超3万元。
DSC01374.JPG
近年来,荣县持续擦亮“中国花茶之乡”金字招牌,深入实施基地创建、龙头引领、品牌提升、融合发展、科技支撑“五大工程”,在“荣县花茶”基地建设、质量控制、标准化生产、产业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荣县花茶产业整体升级和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目前,荣县新建高标准茉莉花示范基地800余亩,提质改造茶用香花基地1万亩,培育出龙都香茗、春兰雪芽等花茶知名品牌10余个。此外,荣县还抢抓新式茶饮行业快速增长的风口,紧盯新茶饮市场,积极融圈入链,与古茗、喜茶等新茶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栀子花香型的茶订单暴增,预计产值可达6至8亿元。同时,为抢抓新式茶饮行业快速增长的风口,荣县将在供应链上发力,围绕五年内花香型茶原料产值达50亿元的目标,将荣县打造成为中国花香型茶原料生产基地。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