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宋姿熠
自贡融媒记者 王汉卿 宋姿熠
面塑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面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作品。小时候在夜市上,经常可以看到捏面人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灵巧的双手捏出一个个造型可爱的面人,引来围观的小朋友大声欢呼。而从小看着父亲捏面长大的陈昌贝,做这一行当就有许多年了。
8月2日,在地处华商的工作室内,民间手艺人陈昌贝正在专心制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游园场景,双指轻搓慢捻之间,面团逐渐成型,只见在牡丹花与美人的相互映衬下,贵妃像更显妩媚动人、雍容华贵,将女子的古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原了这位绝美丽人。
“面塑我觉得最难的是人物的五官,特别是眼神,每一个作品都不一样,像古代美女的眼神,你要做出柔情似水,古风韵味。”陈昌贝说道。
环顾四周,记者看到工作室内除了一张宽大的工作台,剩余的地方都已被面塑作品所占据。有真假难辨的水果蔬菜、气宇轩昂的五福财神、霸气十足的神龙雕像,还有立在竹签上的可爱小动物面人,这些都是陈昌贝巧手捏出来的。
看似行云流水的背后,是技艺的娴熟,细节的把控,更是灵感的迸发。“我1976年出生于民间手艺人家庭,自幼开始学习陈氏面塑。从小动物造型开始练手,经戏剧人物、自然景观,再到现在的流行游戏动漫造型创作,各种面塑都一一尝试过。你看这些都是我和妻子做的。”陈昌贝拿起桌上的作品如数家珍。
“一般制作面塑可以用黏土,但是想要收藏面塑,使其形态长时间保持不变,那不光先要把面揉好,还要着重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光是制作原材料面泥就需要很长时间。”话音刚落,他又拿起面塑工具演示起来。揉、捏、搓、刮……短短十几分钟,一个可爱的游戏人物“派蒙”就从陈昌贝手里诞生了。他一边制作一边说:“现在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不多,能够把它们传承下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就希望多做一些时下年轻人喜欢的面塑作品,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传播出去。”
一件件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背后,是民间手艺人们持之以恒的热爱与坚守。谈到自家所学,陈昌贝十分自豪。“从清朝年间开始,陈氏面塑传承了100多年的历史,我是第四代传人,我的妻子虞桂英是第五代传人,现在一起开着工作室,除了教授前来求学的人们,还经常去自贡市二十八中、荣县树人小学等学校和社区,向学生和群众讲授面塑艺术,目前参加学习和听课的人员已达500余人次”。陈昌贝介绍。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面塑作品不仅可供艺术欣赏,还可以为开业、庆典、宴会等增加人气,活跃气氛。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起源于汉代,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原标题】时代·自贡记艺——“致敬匠心”融媒体系列报道⑧ |灼灼匠心 一把面团塑万象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缪静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