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背,也称“天灸”。有人把这种养生方式称为“跟太阳借阳气”“免费的大自然补药”,只需要一片平地、一块垫子、一把遮阳伞。几乎“零成本”的养成方式,让跟风晒背的人越来越多。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全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王岗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其经穴联络脏腑是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因此三伏天晒太阳补阳,最好的方式就是晒背。晒后背时,毛孔充分张开有助排出各个脏腑的邪气,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缓解抑郁、改善体质的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晒太阳还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
一般而言,平和体质人群适合夏季晒背,手脚冰凉、怕冷畏寒等虚寒体质人群以及长期待在空调房内、运动少、爱喝冷饮、代谢差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更适合晒背。
晒背后感觉口干舌燥,这是正常反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可,但如果出现烦躁、失眠等情况,说明本身体内有燥热或水分补充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暂停晒背了。如果是湿热体质、经常大便秘结、烦躁易怒、怕热喜凉、睡眠不佳,晒背无异于“火上加火”,造成体内实热更胜,容易出现皮肤晒伤、上火、睡不好等情况。易上火、易皮肤过敏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孕妇均不推荐晒背,皮肤病患者也需慎重,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即使是适合晒背的人群,也不能乱晒,有几点注意事项需牢记。
上午阳气逐渐生发,是晒背的好时机。10点后紫外线强,易被晒伤,所以尽量“赶早不赶晚”。晒背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通过每天“细火慢炖”式的晒背,温升阳气的效果更好。
晒背会让血液循环加速,不亚于做了一场“小运动”。如果是空腹晒背,极易出现低血糖,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再去晒。晒背前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比如淡盐水,以免大量流汗引发脱水。
头为诸阳之会,本身阳气旺盛,如果不慎晒久了,可能会“补过头”,引发头晕、失眠等问题。最好穿浅色、薄的宽松衣服,平趴在瑜伽垫等垫子上,蒙住头部,露出背部。
由于脚底有众多穴位,不妨也露出来,被阳光刺激一下。晒背尽量不要抹防晒霜,否则会影响温升阳气的效果。
机体受热后会张开毛孔,易受风邪侵袭而感冒。因此,晒背要避免在有风的环境里,晒后也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或吹凉风,否则容易感触风寒。
“三伏天”减肥,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和运动,睡眠和休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想通过单纯晒一晒就达到减肥目的,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减肥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做好合理的规划,自律锻炼。也可以采用中药、针灸、穴位埋线等方法科学减肥。(杨弘毅)
编辑:彭彦彰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