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兰艳
当前,正是中稻丰收和再生稻蓄留分茬以及高粱收割的季节。连日来,富顺县代寺镇相关负责人带领部分镇人大代表和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正确蓄留再生稻、抢收高粱。目前,全镇3.6万亩中稻已抢收入库,并全部蓄留了再生稻,1.4万亩高粱按照保护价正在顺利进行收购入仓。

富顺县代寺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是全国有名的再生稻核心种植示范区,拥有再生稻种植面积3.6万亩、高粱1.4万亩,是全国唯一的再生稻博物馆所在地。为了大力发展稻粱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产业化改造升级项目和产供销综合改革,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


据了解,满栽满插、撂荒地整治是农业生产中的紧迫问题,镇人大及时派出人大代表,紧盯每一块田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杜绝了撂荒地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监督和支持镇政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5座提灌站,改建、维修、延伸7座水库提灌站和输水管网40多公里,解决了旱片死角用水难的问题。此外,指导镇政府采购价值19万元的肥料和3000公斤种子,分配到农户手中,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保证。在今年高粱种植之前,镇人大就协同政府组织以村为单位,同泸州郎酒集团签订了订单种植高粱协议,以每斤保护价高于市场价3.75元收购农户种植的高粱。目前,2200吨高粱顺利收购入仓。
李子村党总支书记李富顺高兴地说,多亏了镇人大主席团在稻粱产业发展中起到的监督职能作用,在稻粱产业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以及生产中的保驾护航,让今年稻粱增产增收基本已成定局。
自从签订高粱保护价收购协议后,销售渠道有了保障,村民们种植高粱的干劲也就更大了。“我们只需要收割、脱粒、晾晒就行了,剩下的事都不用管。”代寺镇种粮大户魏新良竖起大拇指说道。

据悉,近年来,代寺镇人大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紧盯项目,紧贴跟踪服务,组织182名镇人大代表和协调20名县人大代表开展基层调研,以党建为引领、乡情为纽带、自治为基础建设“乡情小院”,形成“大家事、大家议,有事好商量”的“院落民主”新实践。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