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四川省校战略合作十周年。从1所高校,到37所高校,四川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携手前行这十年,签约高校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哪些新动能?我们又如何优化服务保障,为各高校在川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来看记者的报道。
这几天,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传来好消息,由该院耗时两年研发的“多场景‘光伏+’智能规划系统”,刚上线就入选了《成都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工艺2024年入库及奖补名录》。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能源消费智能化研究所所长 高浪:这套系统我们希望能服务于光伏的建设者快速去评估资源条件和项目方案,来帮助他们节省项目开发成本。
高浪所在的团队共有11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有近一半的人来自四川省外。选择来这里干事创业,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理由,因为这里既有满满的烟火气,又有浓厚的科研氛围。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能源消费智能化研究所研究员 姚仕林:我是去年来到研究院的,研究院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去学习和成长,研究院平时会给大家去参加科技论坛、国际峰会,包括一些线上的科技讲座,院里还有一对一的老师带教。
作为四川首个落地的省校合作平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承担3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牵头建立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3项,位列清华大学所有外派院中第一。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鲁宗相:从未来来讲的话,我们希望形成一个科研、产业和试验“三足鼎立”的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三足鼎立”科研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希望能建立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
不仅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让一项项科研成果得以转化,也是省校战略合作的使命之一。在成都前沿医学中心,这家由四川大学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孵化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导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科研团队和校友资源,用不到4年时间就已经成功研发并上市3款创新药和仿制药,一款针对乳腺癌治疗的创新药也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
赛璟生物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 徐亮:我们这个分子,编号叫CG7321,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对复发的乳腺癌转移有非常好的效果,给这一类没有治疗手段的肿瘤患者将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为推进省校战略合作走深走实,今年7月,我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省校战略合作实施办法》,从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合作原则等18个方面作了完善和优化。
不仅如此,我省各地还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从资金扶持、人才引育、后勤保障等方面入手,护航省校战略合作在平台建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全生命周期的发展。
达州高新区机关工委副书记 刘伶君:在玄武岩产业方面,发放了安家补助、岗位激励等人才津补贴100余万元,提供人才公寓10余套,多方位为玄纤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助力玄纤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刘星:(我们)全力把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建成知名高品质学校,研究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教育人才引进、教师人才公寓等5个人才专项政策,为项目建设统筹给予有力的资金保障、后勤保障。
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副局长 刘义:我们坚持创新引领、“四链”融合,着力打造高能级平台集群,整合校院企地四方资源,采取“人才+项目+平台+资本”模式,与高校共建院士工作站、产业院等创新平台148个。
十年来,通过省校战略合作,我省已累计引进人才33.9万人次,共建科研机构236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万余项,合作结出的硕果不仅为治蜀兴川注入强大创新动力,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 李国贵:(我们将)与已经跟我们签约的37所高校进一步在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同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外高校与我们签订战略合作关系,把高校之所长和我们四川发展之所需有机结合起来。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