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我市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办教育,锚定教育强市建设目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工作呈现“恢复发展、稳步向好”势头。2024年,全市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6人,高考一本和本科上线率双超省平均,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我市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局面正在盐都大地铺展开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市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打造梯次培养“孵化器”,着力培养 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在开展教育领军人才“素提计划” 中,定制高端人才“一人一策”成长路径,培养二级专家1名、天府名师2名、 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盐都名师名校长26名。
在实施教育骨干人才“赋能行动” 中,以教师队伍建设“一三一工程”为载体,开展学习培训、情景体验、名校跟岗、课题研训,培养骨干教师200名、领航教师60名。
在推进教育后备人才“薪火工程” 中,开创干部教师协同培养模式,选派16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南京师大附中、绵阳南山中学跟岗学习,邀请教育专家赴市开展“新高考”改革专题指导,干部教师专业素质快速提升,在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中获省二等奖,90 余名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
我市秉持“分类发展、多元评价”的教师人才发展理念,深化教师分类多元评价改革,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渠道,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尽其才”的人才多维发展机制和文化环境。
——组织教师服务基层。深入开展教育专家智力服务基层活动,组织送教下乡100 余场次,举办公开讲座、示范课350节,主编参编学科教材20余本。
——引导教师扎根乡村。围绕城乡 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推行中小学教师队 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制度,大 力实施名师名校长支教计划,定向招聘农村学校公费师范生,为乡村振兴输送教育人才700余名。
——开展教师回报社会活动。推进社会教育资源建设,成功打造《自贡“i彩灯”文化》等优质课程160余讲。发挥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优势,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带头人、青年劳动者、农民工等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
盐都自贡,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近年来,我市千方百计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使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加大评价激励方面,实行正高级教师推荐量化评分,坚持教师科研成果打假,营造风清气正学术氛围。设立教育教学专项奖,奖励优秀教育人才2500余名。
在落实待遇保障方面,单项核增教师课后服务费1.8亿元,安排入住教育人才公寓1680套,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交通补贴资金5316万元。
在丰富活动载体方面,组织优秀教师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召开教育体育高层次人才新春座谈会,落实高层次人才定期体检制度,大力宣传优秀教育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如今,一支敬业、精业、爱岗、奉献的“筑梦人”队伍正在我市形成,更多教师在这片沃土上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陈凡逸)
全市中小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8万余人、正高级教师职称52人、副高级教师职称5006人。目前,全市培养二级专家1名、天府名师2名、省特级教师24名、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名、省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15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市级名师工作室33个,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1000余人。经市教育体育局遴选,对部分优秀教师进行展示。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