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特别报道 | 川剧之美 何以为继——从自贡原创川剧《追光》中觅答案

2024-09-20 14:07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千里江流一峡深,激浪冲礁路难行。是谁开出新航道?追光长忆那盏灯。”
9月19日晚,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之上锣鼓重鸣,原创大型川剧《追光》跌宕起伏的剧情正缓缓浮现……
07.jpg

今年秋天,对于川剧而言,注定不平凡。

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为川剧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川剧“资阳河”流派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川剧保护传承的对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川剧“资阳河”流派的主要传承剧团——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将如何赓续历史文脉,讲好新时代自贡故事?

记者从一部《追光》中,觅出高分答案。

ED1D6C80C6209204E897E8EF37B9F86A.jpg
何以为剧 ?看盐都“戏”水长流

“咚咚咚”,堂鼓敲响了;“咦呼呼”,演员登场了。随着乐器齐鸣,《追光》在唱腔念白中开始。对于喜欢川剧艺术的“票友”而言,每一次听见川剧,都好像一场旅行,身体仍在剧场,心灵却似行舟水上。

川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巴蜀文化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艺术样式。

作为川剧重要艺术流派,“资阳河”擅长高腔戏,极其考验唱功,以自贡为中心,活跃于沱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犹如一曲悠扬的笛音,诉说着一段跨越历史的艺术传奇。

“在振兴川剧的号角声中,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先后排演了川剧《巴山秀才》《易胆大》《潘金莲》《中国公主杜兰朵》《刘光第》《还我河山》《惊蛰》等新创川剧剧目。”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主任陈芋伶表示,《追光》作为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将于10月上旬亮相在成都举行的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向全川人民汇报近年来自贡川剧所取得的成果。

64462F22C7A78C10BC419B03E8088871.jpg

《追光》是国家一级编剧廖时香继创作大型川剧《人迹秋霜》《刘光第》《还我河山》《惊蛰》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

“我出生在沱江边的富顺县赵化古镇,《追光》源于我儿时所听的一个‘螺海堆’的传说。”廖时香娓娓道来,相传在富顺县青山峡有一座巨大的礁石,名曰螺海堆,此间有女妖作祟,侵害过往船舟。妖怪闹事,一般货物还能打捞几成,盐却沾水就化,血本无归。

“我是从去年秋天正式开始动笔创作的。写作过程中,我很激动,很有倾诉的欲望。”廖时香说,剧本初稿写作很是流畅,仅用了27天时间,整天满脑子都是戏。

随后,我市又多次召开剧本研讨会,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廖时香不断“消化”大家的意见建议,将初稿的2万多字精简到1.6万字,让情节更加紧凑生动、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在廖时香的笔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幼时传说中的“螺海堆”化作严重阻碍航行的“鳌头堆”。鳌头寨主“鳌占江”利用鳌头堆女妖传说制造恐怖迷信,牟取利益。一支特殊船队必须在洪峰来临时穿过鳌头堆,为南方山区运送紧缺的自贡井盐!男主角“安长河”果断意识到,他要与之战斗的对手,是几千年来淤积在人心里的愚昧迷信。随着剧情波折,“安长河”一步步揭开女妖真相,群众幡然醒悟。终于,在洪水猛涨的暴雨之夜,乡亲们簇拥着“安长河”高举的航标灯,照亮船队航程。

539B3608108D4CC0383ABC469DB1C1E8.jpg

“‘光明驱散愚昧,红星引领航程’是这部剧的主题,但它讲述的并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剿残敌抓特务的故事,而是向观众揭示一个道理——真正的解放,是把民众从愚昧迷信中唤醒。”廖时香认为,在红色题材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追光》既带“红色”,又融“盐龙灯”地方特色、悬疑、惊悚、情感等诸多因素于一体。

与自贡川剧的合作,廖时香得心应手。早在2001年,他就开始创作川剧剧本,20多年时间里创作了五部大作。“影响最大的是《还我河山》,文学性最强的是《惊蛰》,而元素最丰富、故事性最强的当属《追光》。”廖时香评价说。

何以为美 ?凭川剧前辈“传帮带”

《追光》首演当晚的舞台上,礁石间的搏斗、峡谷里的行船弄潮、护航的乡亲火把,声光形色、洋洋大观。结合剧情,还释放出不少传统戏剧的艺术手法,将一般现代戏不容易植入的变脸、水袖、鬼步、船工号子等自然穿插其中。

台下嘉宾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有的小声跟着哼唱。遇到精彩处,大家都不吝喝彩。优美动人的表演、准确传神的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总是容易打动观众的心扉。可是一部原创大型川剧,能绽放于舞台之上,少不了全剧组的齐心协力。

今年初,市川剧艺术中心就为《追光》的推出精心筹备,并于5月底正式落地排练。剧组中,既有深耕川剧艺术的表演艺术家,也有传承川剧薪火的后起之秀,更有耄耋之年“传帮带”的川剧名角儿。

《追光》的作曲由82岁高龄的国家一级作曲廖忠荣担任。在《追光》之前,每逢大戏廖老都亲自上场指挥乐队演奏,这一次,他将手中的“指挥棒”交给了55岁的徒弟王荣。虽退居幕后,但从作曲到排练、再到后期制作,廖忠荣从不缺席。

这是一支有30多人“中西合璧”的混合乐队,二胡、古筝、琵琶、扬琴、小号、圆号、双簧管、大小提琴等一应俱全。“指挥不仅需要脑力,对体力要求也非常高。一场演出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一天排练五六个小时都是常事。”王荣告诉记者,自己上一次指挥还是在20年前,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幸得廖老师倾囊相授,才让自己与乐队奏出了一路繁花。

不过,让王荣颇感欣慰的是,24岁的儿子王政杰在乐队中担任唢呐演奏,两父子齐上阵。8年前,王荣送给儿子一把唢呐。像是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好友一般,王政杰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或许是由于骨子里的“唢呐基因”,他仅凭着日常的耳濡目染,就能吹出一些简单的曲目,现在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唢呐技巧,甚至还结合地方乐器做了不少创新。

“年轻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唢呐,就算要学习一门乐器也大多选择吉他、钢琴,或是古筝、小提琴。”王政杰说,作为一名唢呐艺术的传承者,希望能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将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人去了解、认识这种乐器。

男主角“安长河”由国家二级演员、曾荣获四川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一等奖的谢智雄饰演。虽年仅34岁,但谢智雄与川剧结缘已有20载。“这是我独立担当的第一部大戏,对我来说挺难演的。”

1A4F21991264250C40195C686DB41F84.jpg

谢智雄口中的“难”在于唱腔是他的弱项,在上一部《易胆大》中他的唱段仅有3段,而在《追光》里则多达13段。此外,“安长河”是一名20多岁的青年,谢智雄需要不断揣摩角色内心世界,把自己“变年轻”10岁。

饰演“鳌占江”的刘开逵已经60岁了,本应在今年5月退休的他,因为该剧的演出而延缓一年。刘开逵告诉记者,除了完成角色外,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辅导扮演“红鸾”的青年演员王佩,并打造新的川剧课本剧。

327AA159BA1D668F8D2861D3FF4AF6B9.jpg

“两名青年演员担主角,五位国家一级演员‘保驾护航’。”陈芋伶说,一台大戏,正因有了团队的通力合作,才焕发出明艳光彩。

何以为继?做“守正创新”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自贡川剧的发展,可谓捷报频传——如《还我河山》亮相央视戏曲频道;青春版《易胆大》一度刷爆自贡人的朋友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熊猫奖”、“小梅花”奖等国家级大奖,也先后花落盐都。

唯有传承,可至久远。长期以来,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在守正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川剧的经典剧目和表演技艺,开展川剧“月月演”活动,在贡井陈家祠堂和盐业历史博物馆定点演出,并不断挖掘、整理和传承川剧节目,先后整理、创排、演出了上百个川剧传统折子戏,为“资阳河”川剧艺术持续注入活力。

497286ABA7D15F3CD91DE0EAC97ACFD2.jpg

特别是在《追光》的演出中,我们看到了一批“10后”的身影,他们是来自川剧“自贡委培班”的学员,分为表演、打击乐、帮腔、弦乐四个专业,在不同的岗位上为自贡川剧的未来奉献着青春力量。

“让年轻孩子了解、喜欢、学习川剧是传承的关键。”陈芋伶介绍说,近年来,自贡川剧演员把川剧带进了我市的很多中小学,除了知识讲座、折子戏鉴赏外,还会邀请孩子们走上舞台,亲身感受川剧的一招一式,让孩子们在这样的“亲密接触”中,改变对川剧的刻板印象。

“追光长忆那盏灯,喜看今朝光明行。红星照耀新世界,牢记初心为人民!”《追光》首演在歌声中缓缓落幕,并终汇成“中国灯城”自贡的欢乐与幸福、繁荣与璀璨之光。

台下青年男女看、台上青年演员唱,在自贡这个史上有名的“戏窝窝”里,百年川剧依然在上演着“青春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目光。

F381E7F084997EA20D1EBF25AB1827B4.jpg

(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供图)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舒旭晖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