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多网合一 一网统管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2024-09-24 14:45 中国社区报

0

分享

四川省自贡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部署要求,聚焦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在沿滩区先行试点,着力探索“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机制,深入推进网格整合、资源聚合、机制融合,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整体提升。

网格整合构建一网统管体系

将“多网合一”列入“书记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多网合一”工作领导小组,区、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牵头一体抓落实。

推进多网融合。横向上,以“综治网格”为基础,统筹整合公安、统战等19个部门的专业网格,形成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一张网”。纵向上,设置区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平台,建立起区、乡、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效推进。

优化网格结构。针对网格结构上下不贯通、内外不衔接的问题,按照“属地为主、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以现有建制村(社区)为单元划分113张基础网,以商圈、学校、医院和产业园区划分10个专属网,实行“基础网+专属网”管理。以居民小组、住宅小区、片区院落等为单位进一步精准划分出386个网格,建立起“有网有格、全网微格”的网格体系。

建强红色组织。坚持网格整合划分、党组织设置优化、居民小组管辖范围微调“三同步”,健全“村(社区)(网)—片区(格)—楼栋/院落(点)”架构,调优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全面推行网格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一肩挑”,推动党的领导一贯到底。

资源聚合激发网格治理活力

区级层面强化统筹,全面落实人、财、物保障,完善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等全要素信息动态管理,推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配强网格力量。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网格工作人员,区、镇两级配备专职人员27名。按照“1名网格长、3名网格员、N名民意信息员”标准增员2000余名,将村“两委”班子成员、“双报到”党员等编入网格,吸纳新就业群体、业委会成员等进入网格,引导政法干警、执法人员等力量下沉网格,推动“单兵作战”向“多方共治”转变。

强化信息支撑。运用“智治盐都”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平台,采取“网格+网络”联动模式,加载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社会心理服务“智悦盐都”等平台,融入住建、城管、交通、消防、银行等社会资源,打造集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平台,增强网格各项社会治理要素保障。

优化入网事项。建立网格事项准入审核机制,将19个部门的网格事项纳入“一张网”,整合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具体事务,建立网格资源配置清单,推动44个服务事项下沉网格,实现部门业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

机制融合提升“一网运行”效能

深入实施《自贡市城乡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加强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常态长效机制。

健全闭环办理机制。探索建立“发现报告、分流交办、限时办理、跟踪督办、回访问效”全链条问题处置工作模式,推行“接诉即办、吹哨派单”“小事定责自办、大事分类领办、难事跨级联办”等机制,实行网上挂牌督办、全程跟踪纪实,协调解决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等问题。

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实行专职网格员“专岗专责”、兼职网格员“分岗定责”、流动网格员“赋能明责”,建立星级网格员评定办法,推行“派单制”“工时制”“差异化考核制”等激励制度,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效。

完善组织动员机制。深化邻里互助、契约共建等机制,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发动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将资源、服务集聚网格,依托“沿义仓”积分管理机制形成正向激励,推动党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协调邻里关系等工作,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乡情小院等阵地,开展健康义诊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四川省自贡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