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张熠
自贡融媒记者 王汉卿
在贡井街道蓆草田社区盐店街,留存有这样一座盐商豪宅——五福堂,高大雄伟,装饰华贵,在现代楼房的包围下,像是一卷泛黄奢华的书简,虽然无声,但依然记录着当年的风貌和建造者高超的技艺,满载着往昔回忆和时代味道,让世人能够品尝下百年前的“古盐韵味”。

蓆草田五福堂位于自贡市贡井区贡井街道蓆草田社区盐店街71号,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时社会动荡,但是盐业生产兴旺发达,老街街市繁荣,盐商乡绅、地主及望族大兴土木修建祠庙、会馆、家宅,为贡井盐商黄学周的堂号兼宅邸,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7平方米。

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进入五福堂,巷内的花墙渐渐映入眼帘。

斑驳的墙面有雨水冲刷的痕迹,点点青苔附着在精美的墙面雕花上,为这座古老的宅院增添了几分生机,走进这往日盐商的豪宅,好似穿过了时间的隧道,看到了时代的烙印,也看到了自贡井盐文化曾经的样子。

这座古宅整体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两进四合院带配院布局,穿斗抬梁构架,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周围山墙环绕,庭院中以花墙相隔。由上厅、中厅、下厅三厅组成,各厅与厅之间以天井和耳房连接。


时过境迁,如今各厅之间已有砖墙分隔,宽大的廊檐变为了“小巷”。

仔细观察,厅与庭院的花墙相连,拱门上方有彩绘和嵌瓷的门额。



古宅顶部的灰塑、门窗上传神的木雕,华贵而精美,尤其是屋脊、鳌尖、廊门鱼翘,更显其屋宇的气势和工艺的精湛。

五福堂的局部建筑虽已部分拆毁,但其整个布局保存完好,是研究川南民居庭院式建筑的一典范,具有一定的文物和历史研究价值。
编辑:张文瀚
责任编辑:缪静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