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荣县古文镇2万亩“冬闲地”里闹“秋耕”

2024-11-01 10:44 荣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按“惯例”,秋收后的土地,该冬眠休养待到明年春耕。然而,荣县古文镇2万亩收割了玉米、花生、辣椒的旱地,放弃了“休养期”迎接着马铃薯种子、大头菜幼苗等新生命的“落户”。整土、移栽、播种,古文镇2万亩“冬闲地”里正在闹“秋耕”。10月29日,记者走进古文镇,用镜头记录了这片土地秋季里迸发出的生机。 

“我们就是利用秋收后的2万亩‘冬闲地’,再种一季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力争用三个月‘空档期’,让每一亩地再长出3000至5000元的票子。”古文镇党委书记这样介绍巧用土地实施“双创”的做法。

1.2万亩大头菜苗正在栽植。柏林坳村2组73岁的刘宗士和老伴,是当地村组干部口中的勤快人,也是种粮种大头菜的老行家。夫妻俩正在移栽大头菜苗的这一亩多地,一个半月前曾是玉米套种辣椒地,已经收获了第一茬粮食干玉米600多斤,获得了卖辣椒10200元的“第一桶金”;如今又栽种大头菜苗,春节前就有7000斤的产量并能卖5000块钱以上,这是第二笔收益,实现了一块地种两季获两次效益的“双创”效果。

刘宗士“双创”模式,在古文镇是一个积淀了20多年的成熟经验,因为这里的土壤适合大头菜生长,一亩投入不足200元但见效快而好。“目前已经移栽了85%,未来5天内全部移栽完毕。近3万吨的大头菜,春节前一定能以最美的味道呈现给广大消费者,村民也将获得鲜销总额近5000万元的收益,大家欢欢喜喜过新年。”幸福军对大头菜生产充满信心。

8000亩马铃薯种子已经入地。在古文镇曹家园村那片散发泥土芳香的地里,20多个村民有的在驾驶耕整机整土、有的在垄埂、有的在播马铃薯种子、驾驶开沟覆土农机的是业主袁老板。他说:“这片200多亩的流转地,这是第三季播种马铃薯了,去年最高亩产量达到了7800多斤,平均产量5000斤左右,希望今年也有好收成。”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持续做好“薯文章”,做实“薯经济”,镇党委政府通过引进有种植经验的“土专家”做示范,通过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垂范,通过县、镇农技专家田间指导,半个月前,8000多亩马铃薯种子就从内蒙古“不远万里”来到陌生的古文镇“安家”,从此开启为期3个月的生根发芽和成长,待到春节前夕,将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的餐桌上。预计实现总产量1.6万吨,产值4000余万元。( 刘惠莲 杜文雅 蒋兵)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彭彦彰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