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股市日成交量急剧攀升,9月18日至10月8日,上证指数从2698点大涨985点至3674点,当前回落至3300点附近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后势将乘风破浪突出峰值6124点,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本次昙花一现后势将逐步回落,似乎大家都有理。
笔者认为,引发“股市热议”争议的关键在于不同股民对“股票涨跌”存在认知差异。一些股民认为经历10年漫长熊市,中国股市今年叠加政策引领将走入牛市,一些股民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乏力,股市没有长牛的市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股市涨跌就是其属性。
我们应看到此次事件背后透露出的现实问题。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也会明显提升,叠加政府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分红,强化上市公司的质量,股息回报率也会提高,中国股票指数会存在长期上涨的基础,但个股因为自身经营和宏观经济影响存在可能长牛或退市。从短期看股市涨跌反映了政策、宏观经济等叠加影响,涨多了或有回调,跌多了会有反弹,最近引爆中国股市上涨有美元降息和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创设新的货币等多项刺激政策引爆市场,叠加短视频平台上信息几何式传播,6个交易日仅上证指数放量上涨24.6%,从10月8日最高成交额3.5万亿元后至今成交额下降到1.5万亿,导致一下股民忧心忡忡,担心牛市未来熊市已在。
对中国股市涨跌的热议,本身就反映了股民对股市的热烈期盼,需要股民和全社会理性地看待涨跌。股民应利用闲钱投入股市,获取收益,切忌运用信贷资金违规入股市或者加杠杆入市。另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强化和完善股市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让股民和上市公司能从中国股市获取正向收益,提振股市信心。(杨敏)
编辑:冉华阳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