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全红婵回到湛江麻章镇迈合村老家过中秋节,与家人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然而,当这位奥运冠军回到家乡时,家门口日夜有人聚集,试图一睹这位奥运冠军的风采,更有旅行社推出“全红婵老家一日游”,内容以去全红婵家门口打卡为主,这无疑给全红婵及其家人带来了不小的打扰。
出现这种情形,我们不得不反思公众热情与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平衡问题。一方面,公众人物,尤其是像全红婵这样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同时,也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自己的隐私权,有权利享有自己的私生活空间,不应受到无端的打扰。
平衡公众热情与个人隐私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媒体应当承担起引导公众理性关注的责任,避免过度炒作和渲染。媒体在报道时,应更多地关注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和比赛成绩,而不是他们的私生活。同时,公众也应自觉尊重运动员的隐私权,避免过度追逐和打扰。
总之,全红婵回家的困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热情追捧公众人物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只有在公众热情与个人隐私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陈德清)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