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承载着群众的深切期望与国家的光荣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常爱民之风、实践之风、廉洁之风,用自己“雷厉风行”的行动换取人民的“红红火火”的日子。
常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风,助燃“为民解忧”之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时刻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无论是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还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大事,都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真正把为民解忧的承诺落到实处,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领域和渠道。
常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之风,助燃“为民造福”之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若不付诸实践,终是镜花水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党员干部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党员干部需深刻理解,为民造福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实践之风,吹散的是浮于表面的虚功,留下的是惠及民生的实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躬行”之心,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思路,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造福”的深刻内涵,让人民群众在每次服务中感受到党员干部的真诚与努力,让“为民造福”的承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常吹“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廉洁之风,助燃“不负人民”之火。“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道德要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起考验,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中守住内心防线,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廉洁”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真正做到“不负人民”,让人民群众,在清廉的政风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用清廉政治本色提升人民幸福生活的成色。(梅容)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