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高度肯定。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系列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艺术形式和家庭团聚时刻的综合体。从除夕夜的年夜饭到初一拜年,从舞龙舞狮到贴春联,每一项习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此次申遗的成功,是对这些宝贵遗产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有力保护。
这次申遗成功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为了确保春节文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以保存,相关部门制定了详尽的保护计划,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春节文化。同时,民众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到春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然而,春节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之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富有创新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研究,深入挖掘春节文化的内涵,探索其现代价值;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春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还需要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使春节文化成为连接世界各国人民心灵的桥梁。
春节申遗成功是值得庆祝的历史性时刻,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春节文化能够在国内外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份来自东方古国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每一个角落,让“中国红”点亮世界的每个夜晚!(成唯榕)
编辑:王斯璇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