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老铁路迎来了其开通运营三周年的重要时刻。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铁路线,不仅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更是中老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象征。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互联互通。自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以来,这条铁路线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老挝国内的交通运输条件,还实现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有效衔接,成功辐射至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数据显示,跨境货物列车开行总量已超15000列,运输跨境货运量超1060万吨,货值超44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跨境货运量最高月突破51万吨,较开通首月增长了12.6倍,这一显著增长凸显了中老铁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老铁路的“带货”能力持续增强。三年间,中老铁路的货运品类不断丰富,从初期的少数几种货物发展到如今涵盖了电子产品、矿产品、农产品等众多品类。大量的中国电子产品通过中老铁路运往老挝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而老挝的优质农产品,如香蕉、榴莲等也借助铁路运往中国,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中老铁路开通后,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大幅增长,众多企业在铁路沿线布局,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凭借其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众多关联企业纷纷进驻车站周边,主要车站已成为商业与人流的聚集地。沿线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中老铁路不仅货物运输能力突出,其旅客运输成绩也同样亮眼。三年来,单日旅客发送量由最初的2万余人次增至最高10万人次,出入境人员来源地也从最初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长到100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变化不仅彰显了中老铁路的国际影响力,也反映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对这条铁路线的认可与依赖。同时,随着网上售票系统的启用,购票变得更加便捷,民众普遍对这条提供便捷服务的铁路感到满意。
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中老铁路也为两国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老铁路串起了西双版纳、琅勃拉邦等热门旅游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推动了沿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积极与两国旅游部门合作,积极推动“铁路+旅游”融合发展,在昆明和万象间开通多条旅游线路,旅游企业推出老挝游产品,带火铁路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此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在中老铁路的推动下日益频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老铁路还在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随着铁路的开通,在铁路沿线的车站和城市,经常可以看到两国文化交流的场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等在老挝展示,老挝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表演也在中国受到欢迎。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让两国人民的心更加贴近,为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老铁路三载变迁见证了中老友谊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它是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桥梁,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老铁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和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更为精彩的篇章,在时代的浪潮中引领区域合作迈向更高的巅峰。(陈利丹)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