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国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基本盘”。当下,扎实开展基层调研成为乡村发展的方向盘,唯有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精准把握乡村,才能携手共绘发展新篇。
定好“选题”主题曲,坚守“为民服务”之初心。“深挖细掘问渊源,调查研究在其中。”基层研究,选题是关键,好的选题才能反映群众真实需求、检验调研实际成效。反之,未做足调研准备,是不能有针对性开展调研,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的。广大干部要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获得最真实的调研资料;要选好调研主题,明确调研对象,用好调研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从“选题”着手、“方法”着力,谨记“题好文才好”的思路,在“选”上下功夫,着重从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关键点去深入调查研究,打开调查研究新格局。
奏好“解题”进行曲,保持“基层问需”之诚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当前,部分干部做调研在“查”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有的干部不知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干部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干部嫌贫爱富搞“特殊式调研”等等,这样最终是拿不实真情况、出不了好文章、解不了真难题的。针对这些问题,广大干部要在“查”上下功夫,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序开展调研;要自我审视、对标找差,杜绝出现形式主义;要防止做表象、搞形式,“为了调研而调研”的现象。
谱好“答题”片尾曲,写好“成果展示”之恒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底“调”定好、实“查”到位,才能“研”出实效,研出“味道”。要写好调研报告并不是件轻松事、容易事,如何把调研查出的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如何把调研查出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转为“群众满意”,如何将调研成果通过“书面报告”予以展示,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广大干部要将调研成果研究深入、研究透彻,切实“反映真问题、拿出好举措”;要做到“脚踏实地”,更要做到“落笔成文”,将一个个问题逐条罗列,并结合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摸清症结、找准病根,写好药方,拿出“第一手资料”,为调研画上完美句号,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拿出良方。(陈小勇)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