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发布《两封书信背后的山村蝶变》,两封书信,跨越15年时光,见证着横坎头村乡村振兴的点滴变化。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在所不辞的使命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两封书信”的“纸短情长”,认真参透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玄圃积玉”,聚焦先进理论、发展人才、特色产业,执振兴之“画笔”,绘乡村之“画卷”。
聚焦先进理论,强化思想武装,对齐振兴高标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把握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要求,以此为“指南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次,强化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广大党员干部要“冰霜历尽心不移”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通过不断学习和领悟,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方向正确、措施有力。
聚焦乡村人才,组建发展队伍,激发振兴新活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灵活运用“内培+外吸”方法,培育产业“头雁”,助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人才吸纳长效化工作机制,常态化摸排当地“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大学生”等,按需筛选出一批“有能力”“想作为”“有意愿”等本土人才纳入乡村“人才库”,形成强大的后备力量。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供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和职业指导服务,使他们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并准确理解上级部门关于人才工作的指导精神,依据地方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分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资源,让优秀者“出列”,让有为者“有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滚烫的新鲜血液。以人才为引擎,带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聚焦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振兴发展韧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入理解并践行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各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手握“扫描仪”对当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深挖潜在的优势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模式,促进农、文、旅有效融合,推动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抓好抖音、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助农平台拓宽“车道”,将乡村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线上+线下”的销售联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用好“政策工具箱”,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广袤农村成为希望的田野,绘就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周莉莎)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