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和精准把握《决定》中的核心要旨和实践指向,厚植绿色理念、开展绿色治理、号召绿色行动,手执“生态、法治、群众”三支笔,擘画生态文明新画卷。
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执“生态之笔”铺就绿色生态“底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认真研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主动树立“生态利民”理念,学习日常家居饮食、衣着出行等环保知识,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思想自觉”。
开展“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的绿色治理,执“法治之笔”勾勒绿色生态“轮廓”。“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心中有数,注重发挥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性、长远性作用,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要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向广大民众讲好生态文明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法治故事”,推动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引导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主动学习掌握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知识。
号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绿色行动,执“群众之笔”晕染绿色生态“色彩”。“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生态是发展的动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离不开各项绿色低碳的实际行动,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绿色行动上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协同共进”大文章。要以身作则,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坚持追踪“绿色足迹”,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更加注重绿色消费,自备购物袋或绿色包装去商场,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通过“个人示范”引领“全民参与”,做好“护绿”工作,谱写“添绿”篇章,共绘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绿色生态画卷”。(叶存月)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