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以丰富文化活动为导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文化走基层等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适时组织开展歌舞、戏曲、坝坝舞等休闲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民间艺术文化团体开展文化活动,给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用好用活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大力开展一批科技普及知识讲座,让群众了解更多科普知识,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
以评选道德典范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雷锋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勤劳节俭观念、传承孝道和敬老风尚等内容,将文化墙、宣传栏作为传播文明乡风的主阵地,充分发现、挖掘各类典型人物,以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激发群众崇尚先进、向先进看齐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倡导文明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形成共识,让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志愿者公益属性,采取多种形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营造和谐稳定氛围。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多层次、多角度、大范围挖掘践行核心价值观能人,广泛宣传,深入引导,更好发挥道德和舆论的正能量。大力弘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树立“人人皆愿为”的社会风气,弘扬“人人皆可为”的公众理念,完善“人人皆能为”的参与机制。
(作者 谢京秘)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