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一系列反对形式主义的举措,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形式主义像是一个顽症,屡禁不绝、反复发作。各级党委(党组)要想真正刹住形式主义,必须“破”与“立”同时发力,注重自身建设、常态研判,让各级领导当好“关键少数”“领头航员”,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虚无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破“浅尝辄止”之思,立“严防死守”之志。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要切实扛起纠治形式主义的“政治责任”,不能让杜绝形式主义仅仅沦为一句口号。要坚决放下“材料英雄”“摆拍专家”“留痕高手”的虚浮做派,不建文字材料、台账报表等表面“秀场”,不搞“纸上谈兵”“蜻蜓点水”等表面“功夫”,时时刀刃向内,不断健全考核办法、问责机制,祛除形式主义“病灶”。要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保证“常态化”,建立完善整治形式主义的体制机制,坚持以制度之力,明确主体责任、强化责任分工,细化行动方案、力求实事求是。要坚持行动先导、靶向攻坚,把基层干部从变味变调的“痕迹管理”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能集中精力“办实事”、轻装上阵“办好事”、心无旁骛“办成事”。
破“政绩泡沫”之想,立“正本清源”之治。“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课题。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既要纠正“慕虚荣、贪虚功、图虚名”的“充面子”之“风”,更要斩除其思想之“根”,确保形式主义不反弹回潮。要在思想根源上正本清源,好的政绩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发展数据和虚假繁荣的“形象工程”。要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拿出真心、温暖民心,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找准正确的人生方向、锚定正确的人生坐标,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答好为民办事、干事创业、廉洁自律的“考卷”,不断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
破“懒政怠政”之弊,立“恪尽职守”之制。“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各级部门要以“见效灵敏”的“立行立改”去除错误思想和作风,杜绝光耍“嘴皮子”“花架子”的日常工作习惯,切忌将标题当内容,将批阅当功成,将留痕当掌握。要摸真情况、看真现象、听真反映,杜绝通过基层单位做汇报材料了解情况、报数据表格调研“实情”的工作态度,避免出现寻找问题“坐而论道”,剖析问题“浅尝辄止”,解决问题“敷衍了事”。要祛除“见到任务两手推、碰到困难绕着走”的懈怠思维,发扬“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的干事精神,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拿出破旧立新的魄力、从头再来的勇气,苦练“基本功”,修炼“铁肩膀”,挑起“硬担子”,拿出“真家伙”,敲碎“怕问责就不担当,怕出事就不干事”的懒政怠政之“石”。(周雅芳)
编辑:刘汶林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