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过境免签政策得到进一步放宽和优化。符合条件的54个国家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时,可以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将从72小时和144小时,统一延长到240小时,也就是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使过境免签口岸总数达到60个,适用省份也从19个扩展至24个。该项政策的实施,不仅彰显了我国的开放姿态,更为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给各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接住这项政策红利,如何搭上这趟“顺风车”,提出了新要求。
优化服务保障。在优化旅客体验感上下功夫,完善口岸通关设施,设立过境免签专用通道,提供多语种服务,方便不同国籍的外籍人士了解和办理过境免签手续。例如,山西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完善了口岸现场查验基础设施,划定了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确保外籍旅客顺畅通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要借迎客之名,进一步探索本土旅游业服务升级举措、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旅客的需求和期望,分析不同旅客群体的特点和偏好,建立有效的客户反馈机制,收集并分析旅客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流程。
加强监督管理。过境免签在促进旅游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文旅部门要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配合,一方面策划推出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另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严防“宰客”行为。与此同时,国外低素质游客、旅游安全和秩序管理、文化冲突等,也给监管部门、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深化多方合作。过境免签方便了文化交流、拉动了消费,为地方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均带来了新机遇。为充分利用此机会,需深化多部门联动,注重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为过境旅客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展现城市风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李馥言)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