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挑战。2024年9月,湖南一则关于“冷藏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在车上发现15名被拐儿童”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系谣言,已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行政拘留。由于政府部门未能及时澄清,该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和对社会治安的担忧,类似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
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已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做到有效管理?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禁止制作和发布违法信息,鼓励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同时,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建立生态治理机制,制定细则,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制度。
加强信息内容管理,要求网站平台规范信息内容传播,强化新闻信息稿源管理,严格落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禁止未经许可的主体提供相关服务,转载新闻信息时不得歪曲、窜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保证新闻来源可追溯。
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信息管理效率。例如,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的“一网统管”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对各类社会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决策信息的快速传达,提升了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强调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保护,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响应个人信息转移请求,定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处理大量个人信息的还需明确网络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
通过上述措施,在确保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同时,提升网络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可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提供有力保障。(袁中棋)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