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内自同城 | 拼经济搞建设的“内江答卷”——2024年内江经济年终特稿

2024-12-31 09:47 i内江

0

分享

内江融媒记者 兰萍

内江怎么样?

青岛正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民说,四川新能源锂电池产能体量大,石墨坩埚需求市场巨大。内江地处成渝之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产业基础较好,能为上下游市场提供广阔空间。

广东艾斯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先可说,内江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工作效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项目从接触到签约仅用60天,而从签约到开工也只用了2个月时间。

市中区新华路社区党委书记姜维斌说,新华路西二巷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将闲置用地建成了口袋公园、停车场,既提升了居住环境品质,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内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老旧小区居民过上了“更新”生活。

“新农人”威远县山王镇白龙村付俊源说,家乡松林密布,视野开阔,可看城市全景、日出日落、云海翻滚,穹窿风光尽收眼底。打造的特色民宿千天·松宿森林露营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这是内江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带来的底气。

不同角度,共同感受。多种回答呈现的是内江拼经济搞建设的决心和用心。

行至年尾,回看全年。时间来到2023年的12月29日。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目标:2024年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这一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内江如何一路奔跑?

一组数据生动画出奔跑路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居全省第5位,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6项指标排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透过一个个数字,可以感受到“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动能不断增加,“好”的因素逐步积累,“转”的步伐坚定有力,内江经济在爬坡上坎中奋勇前行。

向“新”而行融合聚变
一批“经济引擎”在内崛起

寒冬腊月,挡不住发展热情,一幅幅生动的生产场景为这个冬天“添彩”——

前不久竣工的四川富乐德泛半导体行业用波纹管生产项目,正开足马力抢抓生产。

回顾FerroTec(中国)集团与内江的缘分,这已经是双方携手并进的第9个年头。企业先后在内江投资落地多期项目,成了内江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到冬天,又到了吃甘蔗的季节,在甜城广袤的农村,那一片片甘蔗林随风响起沙沙声,仿佛在呢喃“甜城”故事。

如今,这个故事已经“上天”。12月4日,内江与东方航空食品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供应、产品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而在此之前,赵老师老醋蚕豆、桃酥已登上东航客机“跨海越洋”,黄老五食品、威宝食品入选东航航食合格供应商库。

在四川祥和茂的生产车间里,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快速高效运转,在机械手臂的快速转换中,棉签、口罩、手术单等医疗耗材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

目前,公司具备年产棉签4.5亿支、口罩2000万只、手术单和垫单100万张、纱布块300万张的生产能力,客户覆盖省内上百家医疗机构和商贸公司,是内江市规模最大的医疗耗材生产制造企业。

时间是一把刻刀,将发展的痕迹深深镌刻——

1月,四川氢基竖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中试示范项目在威远县连界镇正式开工。

8月,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号机组进入土建、安装关键期,相关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实现投产发电。

9月,由四川油建容器制造厂承制的川渝首台套盐亭天然气处理厂深冷脱甲烷塔整装出厂。

开工、续建、出产……一批批“经济引擎”在内江逐步崛起。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以来,内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推进“工业强市、制造业兴市”,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聚力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做优工业经济质量。

1-11月,“4+2”产业实现产值948亿元,同比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居全省第7位;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9.7%、42.6%,均居全省第5位。

乘“数”而起,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助力闯入新赛道。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健康、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5条工业产业链纳入省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钒钛+、软饮料及果蔬2条产业链被省上列为支持市(州)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信息系统密码及安全、新型储能产业入选全省产业新赛道。

“突破”是2024年内江的发展成色。

全球首个冶炼钒钛磁铁矿氢基竖炉中试项目顺利试生产,内江获批建设国内首个页岩气领域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成功举办中国(内江)首届异种移植发展创新大会。中铁隆昌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重点“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

主动拥抱改革开放
一批“内江经验”走向全国

从巴蜀之地,一路奔跑誓要翻山跨海与国际“握手”,这是内江的志向。

2024年新年伊始,1月13日,随着182吨来自巴基斯坦的干辣椒抵达内江,开启了内江融入“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新篇章,也为内江“火辣辣”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11月3日,中国(内江)-东盟物流贸易发展会议在内江举行,中国(内江)-东盟物流贸易对接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内江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新层次、新高度。

而在这之前,内江“出海”的通道已经打通。内江国际物流港服务中心主任范长广介绍,内江能直达老挝、越南、缅甸、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和成渝主轴跨境班车(内江-东盟)常态化开行。

好事连连。十天后,海关总署印发通知,认定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现场验收合格,这意味着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行进入倒计时,内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进出内江的大门“敞开”,一家家企业也来了。10月29日,北京汇源集团(四川)果蔬加工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在内江经开区开工,将建设果蔬深加工产业园、果蔬仓储物流配送交易中心、25万吨智慧冷库。

“内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果蔬资源、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优渥的营商环境,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汇源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张传梁表示,选择内江是企业深思熟虑的结果。

其实,张传梁的感受不是个例。12月14日,位于内江市东兴经开区工业园区的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举行竣工投产暨二期签约仪式。

四川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东介绍,企业在14个月内完成厂房建设与设备安装,6个月完成15公里天然气专供管道铺设,3个月建成工业水厂,刷新了晶华所有基地建设的最快纪录。

既来,则安。内江始终把企业当作自己人,真心真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聚焦降本增效精准发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1项专项行动”,充分激发生产力要素和发展资源活力,加速释放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潜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软环境”进一步改善优化。

比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缩至40个工作日,走在全省前列;一般社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时间7.66个工作日,为全省最佳;降低企业水电气要素成本3100余万元。

优质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提质增效。1-11月,新引进汇源果蔬、山东晶导微等项目87个、协议投资总额701.4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41个。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全力强化要素保障,注重提供全周期服务,推动投资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1-11月,27个省级、380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15.3亿元、830.9亿元,分别超时间进度22.2、17.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居全省第4位。

荣誉是对工作的直接嘉奖。内江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建设成果先进单位、2024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美乡优城深入推进
一批“美好愿望”得以实现

时光匆匆,内江人张瑶在广州打工的日子已有好几年,今年带着对家的思念早早地回到了内江。“变化好大。”是她回到内江见到朋友时发出的最多感叹。

怎么可能没变?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跳墩社区居民毛六容就有切身感受。“破烂的房子新建了,泥泞的小路硬化了,乱摆的农具理顺了……”说起改变她就停不下来,尤其是村里发展的产业更是让她竖起了大拇指。

跳墩社区虽距离城区很近,但“农业”才是它的本性,遗憾的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以来,内江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

跳墩社区以此为契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补齐基础短板后,在发展产业上下了真功夫。比如与企业一起推进“榨菜+高粱”产业轮作,与国家西兰花良种攻关内江测试中心围绕文旅深度体验深入合作,在河边大力发展向日葵观赏经济……

“去年,我在家也挣了1万多元。”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毛六容已经实现。和她情况一样的居民,在跳墩社区就有60个。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8%的镇、47.6%的村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提升。乡村美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0%、居全省第6位。

市中区城西街道大洲广场社区书香小区居民刘德文的“美好愿望”也实现了,而这得益于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

“老破小,无踪迹,成了老巷‘书香里’。书香亭,图书馆,小区文化有底蕴。老小区,改得新,居民脸上都开心……”刘德文用一段快板述说着小区变化。“快板唱词是我自创的,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政府的感谢。”刘德文说。

书香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存在脏、乱、差等问题。在推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书香小区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小区院落及周边范围进行真石漆墙面改造和文化教育题材的涂鸦彩绘;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乱牵线危险充电的情况不再出现;划设规范停车位,让小区内的车辆能够有序停放;安装健身器材、修建景观亭,解决小区居民们锻炼和休闲的问题……

今年以来,内江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和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开工城市更新项目159个、完成投资49.43亿元。改造老旧燃气管道105公里、老旧供水管道30公里,既有住宅增设电梯270台,新建口袋公园10个、甜城绿道30公里,麻柳坝大桥通车。

该如何去评价“美乡优城”带来的效应?这里用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全市实有人口在去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比去年同期再增加4.6万人。

消费马车快速奔跑
一批“利好政策”落地落实

搜索2024年关键热词,“以旧换新”算得上一个。

12月13日,“岁末狂欢 暖冬回馈”2024内江市暖冬消费季盛大开幕,“以旧换新”唱主角。

“这次活动真的非常划算,不仅节省了很多钱,而且质量和服务都有保障。”市民蔡女士刚装修了新房,特意赶来购买了海尔的空调和冰箱,总共4台,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的双重补贴,她最终以不到20000元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家电。

今年6月,内江发布《内江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工作方案》,正式拉开内江补贴优惠加速落地的序幕。从补贴10%到15%,部分甚至20%,从补贴的家电品种7类增加到16类,从家电到汽车再到电动自行车……

补贴力度大、范围广,吸引群众关注。据市商务局数据,截至12月初,全市以旧换新申报8.54万件、拉动消费7.02亿元,政策拉动效应逐步显现。

商务部把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内江先后发布《关于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并积极搭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促销活动机制,举办第十二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博览会、“乐购新春·惠聚经开”汽车促消费活动、内江市第九届家博会、“多彩金秋·惠动甜城”等重点活动超300场次,带动百货、餐饮、家具家装、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快速增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居全省第7位。

纵观全年,内江紧盯消费场景创新,将消费与文化、旅游、体育等紧密结合,打造更多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场景。同时,大力实施“一县(市、区)一特色街”提升工程,为持续扩大消费赋能。

比如,川南大草新春狂欢节为内江2024年消费狂欢拉开了序幕,焰火、极光、热气球等让甜城人民过了一个闹热年;星光集市、状元街市集的打造,为内江夜经济又添“亮点”,夜啤酒加上沱江的风,是结束一天工作后的最好慰藉。

其中,“甜城金晚”不夜城开街,各种精彩表演、特色美食,不仅惊艳了消费者的眼睛,还满足了味蕾的多元需求。数据显示,“甜城金晚”不夜城3天总流量突破15万人次,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20万人次,实现消费2440万元,带动关联消费超1.4亿元。

守牢兜住保障底线
一批民生实事“暖”了民心

12月24日,已入寒冬,但在东兴区椑木镇中山敬老院内,却是“暖意”满满。当天上午,老人们正在院坝中心做体检,体检完的老人聚到活动室看电视剧、摆龙门阵。

院外,敬老院老人自己开垦种植的“微菜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时令的白萝卜、菜头、蒜苗、胡豆长势喜人。“敬老院买种子给我们种,种出来了又按市场价回收,自己能挣点零用钱。”此时,已经体检完的老人林健正在地里忙碌。除了种菜,老人们还能通过打扫卫生、玩投壶游戏等活动挣零花钱。

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内江推动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目光从农村移到城区,在东兴区西林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西邻食堂”已经饭菜飘香,吸引了不少老人前往就餐。

“这里的菜荤素搭配营养健康。”家住龙湾半岛的老人李建国如今已是这里的常客。吃了饭还能到楼上多功能活动室下棋、写字、唱歌等。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看病难也是不少群众的“烦心事”。

最近,市民黄鑫在就医方面却得到了较好的体验。12月23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室,黄鑫进行初诊,医生给了他一张“三日内复诊预约申请单”。之后,他只需要拿着单子在导医台办理手续,就可以拿复诊号了。

“这个‘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特别好,很方便,省去了挂号费。”黄鑫为这项工作点赞。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赖成虹介绍,自2023年9月15日“一次挂号管三天”工作实施以来,截至今年12月22日,医院已为3.86余万人次提供免费复诊,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47.68万元。

民生无小事。打开内江这一年的民生台账,一系列举措,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人民心坎上——

在就业方面,内江多措并举,新增城镇就业3.21万人;

在兜底方面,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升6.5%、7.4%,低保保障率由2023年的3.04%提高到3.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新增集中供养农村困难老人1620人;

在教育医疗方面,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一本录取人数、600分以上特优生人数分别增长6.1%、13.2%、17.7%,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县级医院创“三甲”实现“零”的突破。

这是2024温暖内江的缩影。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越需要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改善的是民生,凝聚的是民心。

站在时间里,前进的列车行至2025年,让我们以升腾的经济暖气和热度为列车增添动能,拉响汽笛向下一个发展的春天出发。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李钰华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