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晚霞更好看。
“退而不休、勿忘初心、老有所为”,这12个字是自贡市融媒体中心(原自贡日报社)党支部老党员的写照,也诠释了这群老人生命的脚步永不停歇的精神追求。
该支部共有离退休老党员33人,其中6名老党员领取了“在党50年”纪念章。支部始终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标,把争创“六好支部”作为工作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亮点。去年,市委老干局对支部争创“六好支部”工作进行抽检,对支部主要工作,特别是对他们制作的主题党日活动20个视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为支部标准化建设做到了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该支部还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坚持线上+线下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和追求。
近几年,支部组织党员收看了10场全国离退休干部专题报告会直播,听取专家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去年,支部还组织党员集中观看了《两面的贪婪人生路》等廉政警示教育片。大家观看后纷纷表示,要警钟长鸣,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为激发党员政治热情,近几年来,支部坚持每年开展2次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到卢德铭故居、江姐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玉章故居、邓萍故居、陈毅故居等参观学习。每到一地,党员们都在党旗下举手重温誓词。已90岁高龄的老党员莫登鳌坚持参加了每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他表示,在革命的烈火中,先烈们用生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我们要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为党旗争辉添彩。
已连续8年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阳公田,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将上级的部署安排,传达到每一个党员。他坚持每年为党员上一次党课,每次上完党课后,支部都组织党员们在线上交流心得体会。大家表示,虽然退休了仍要当好崇德、明德、立德、修德的模范。
党支部开展创建“六好支部”和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社会活动和创作的积极性。部分老党员退休后,积极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特长和优势,广泛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为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老党员林念劳退休后,担任了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他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积极组织老专家、老工程技术工作者开展各种活动,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组织老专家、学者到大学校园,进行科普讲座,激发学子们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
老党员熊心权担任市摄影家协会会长。经常举办各类摄影展,宣传我市奋战新征程取得的新成果,还和省影像数据库平台合作,把协会成员的作品发在“C视觉影像数据库”平台上,展示我市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风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自贡。
部分老党员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深挖地方文化内涵,著书立说,记录历史,唤醒城市记忆,牢记乡愁。老党员黄德涵担任了市作家协会副会长,近几年来,他以诗言志、以诗言情,颂扬自贡井盐辉煌的历史,其创作诗歌分别在《诗刊》《星星》等10余家全国、省级刊物发表。他创作的组诗《故乡的底色》,以雪白的盐诉说井盐的兴与衰,表达诗人的乡愁:“即使岩盐枯竭了,故乡的底色依然在我心中。”
老党员陈茂君则着力调查研究盐帮菜,出版了《自贡盐帮菜》一书,有关领导和盐史专家认为该书填补了研究自贡饮食文化的空白。他还搜集采写出版了《自贡民俗风情》一书,书中讲述了自贡的游戏风俗、节令风俗、婚丧嫁娶风俗等等,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深受读者喜爱,让所有自贡人感到很亲切。
老党员、老同志从新闻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并没有在家含饴弄孙、享受清福、安乐茶饭,还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十四年来,老党员王诗品坚持在贡井区辅读学校参与特殊教育活动,创办了摄影艺术班。他先后荣获市关工委先进个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2021年,该校学生刘雨突发疾病,他不仅到刘雨家里看望,还到贡井区关工委汇报情况,在校领导支持下,使刘雨重返学校就读。
老党员李良忠发挥自己吹拉弹唱的特长,组织一批业余爱好者,成立了自贡电吹管艺术中心。近年来,他带领这个电吹管艺术中心的成员到社区、公园和单位表演。最近,他组织120名中心成员到南湖公园进行表演,他们演奏了《东方红》《歌唱祖国》等曲目,受到驻足观赏的市民点赞。
老同志黄宗型发挥美术编辑的特长,退休后到市老年大学任教,教同龄人学习书画,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他把自己的教案做成视频,发到网上供学生及网友们学习。他还在校方的支持下,每学期举办一次书画展,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让学生们有成就感。
老报人不忘初心,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积极当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值得颂扬。(林泽全 余淑芳)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