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富顺县赵化镇的河街大茶馆内茶香袅袅,客人们围坐一堂。除了交流日常见闻、分享生活点滴,他们谈及更多的话题便是“环保”。这家“环保茶馆”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开门迎客,为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注入了强劲动能。

河街大茶馆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富顺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坐落于国家级AAAA景区核心区域。其建筑结构为木结构,呈四合院布局,屋面覆盖着小青瓦,檐下装饰着花格方窗,下方则连接着雕刻和裙板,接有卷棚装饰。茶馆的三间四柱吊瓜上雕刻着灯笼造型,整体风格自然古朴,充满了小镇的“烟火气”。
得益于其区位优势和古朴的外形,河街大茶馆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和当地群众前来休憩闲坐,有效提升了“环保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并不断扩大着“环保”话题的传播范围。

另一方面,富顺县地处丘陵地区,农村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环保茶馆”紧扣民众爱喝茶、喜热闹的特质,充分发挥茶馆的群聚效应,有效突破了政民互动的壁垒,推动了社会主体的多元参与、行业部门的主动作为以及党委政府的精准治理。
为此,赵化镇在辖区内的村社热心群众、企业员工、学校老师、卫生院职工、机关退休职工等群体中招募了10名志愿者,组建了茶馆“环保店小二”志愿服务队伍。队员们每逢“赶场天”便在茶馆内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畜禽污染防治、农药化肥“两减”、农业固体废弃物治理等农业知识。每季度,茶馆还会举办生态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由业内专家、“店小二”及“环保战线”的业务骨干主讲。环保部门也及时在茶馆的宣传栏上更新环保知识及政策法规,使环保理念成为了品茗时的“新茶点”。茶馆内还设置了“回音墙”专栏,群众可以将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写在上面,再由相关部门推进解决。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还会“排班”坐店,现场处理群众的环保信访问题,一站式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
赵化镇的环保部门对“回音墙”反馈的问题实行“一事一档”,持续跟进督办,第一时间打通办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确保形成了“社情民意”的流转闭环。他们还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常态化邀请企业环保负责人到茶馆参加环保活动。根据“店小二”的服务次数及质量,年终时会在茶馆对表现积极的“店小二”进行通报表扬。
据了解,为了确保“环保茶馆”工作的顺利开展,赵化镇始终坚持高位谋划,将“环保茶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还将该项工作纳入镇级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农业农村发展的‘含绿量’越高,‘含金量’就越足。”赵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赵化镇将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抓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另一方面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提升污水治理水平,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倾力打造和美乡村的赵化样板。(黄荟月 刘瑞)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刘汶林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