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富顺,活力无限,时刻激荡着奋进新征程的澎湃动能。
1月15日,富顺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富顺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市域副中心的实施意见》,回答了如何在新征程上接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顺新篇章这一提问。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全省选择20个左右强县(市)开展扩权赋能改革,加快建成市域副中心。日前,富顺县被省委、省政府明确纳入市域副中心培育对象,市上明确提出支持富顺打造市域副中心建设,这是省、市赋予富顺的重大机遇,更是交予富顺的重大政治任务。
会场上,与会者聚精会神,仔细聆听、研读《实施意见(讨论稿)》的每一项内容,思考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背后的深意。
发展蓝图激荡人心,奋进路上斗志昂扬。会场内,热烈的交流不断凝聚共识——
“全会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变量,站高谋远”“《实施意见》擘画了建设市域副中心的战略蓝图,令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全会审议通过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让大家信心倍增:要全力以赴求突破开新局,以奋进姿态拼搏实干,持续建设“两县两区一城”,加快打造市域副中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顺新篇章。
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以来,富顺县深入实施“四个战略”,加快建设“两县两区一城”,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抓好民生保障,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富顺迈出坚实步伐。

展望新的一年,《实施意见》就如一张清晰的“施工图”,为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实施意见》主题主线明、目标任务清、工作举措实,为我们推动市域副中心建设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方向。”富顺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正友表示,该局将高起点谋划市域副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和组织实施。同时,围绕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和其他重大事项,力争省、市在财政资金、项目申报、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建立健全定期调度、综合协调、对上争取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市域副中心建设全面起势、塑造富顺比较优势。
“《实施意见》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指引,我们将以打造‘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具有富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富顺县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梅表示,该局将持续开展“进圈入链”“建圈强链”行动,提速推进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做强做优新型化工产业,不断壮大机械制造产业、消费品工业集群;加快新能源含氟特种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泓盛通创新塑料制品等项目竣工投产,夯实工业发展根基;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健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聚力推进“智改数转”,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跃迁之道,要在创新。“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模式。”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段彬说,该经开区将全力以赴抓好化工园区申报认定工作,围绕氟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氟化工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晨光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园有效整合,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推进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快速形成新的承载能力;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大引强、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此次全会对于富顺县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就富顺而言,打造市域副中心,有基础、有条件、更有责任。按照《实施意见》,到2029年,该县将完成该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升级,建成市域副中心。到2035年,该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富顺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文波表示,该局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重点聚焦新能源、新型化工等产业,优化招商图谱,探索建立健全产业研究机制,成立产业研究院,做深产业分析,围绕工业熟地、标准化厂房及即将获批的省级化工园区资质,大力实施招大引强行动;积极推进基金招商模式,探索建立富顺县产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氟材料产业学院,形成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赋能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持续深化招商引资机制体制改革,开展“园局合一”力量整合行动,形成全县招商“一盘棋”,全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坚决扛牢‘特色产业强镇’使命任务,以创新激活力,以改革增动能,为富顺加快打造市域副中心贡献童寺力量。”童寺镇党委书记曾平表示,该镇将突出思想之变,在党建赋能上注入新活力,抓好乡村人才引育留用“点题式”改革;突出产业融合,多渠道加强再生稻“三链同构”和陶坛“陶艺蝶变”;突出乡村嬗变,围绕“一镇两带三片”加快培育精品示范村,不断激发“全国文明镇”文化潜能;突出民生福祉,创新“三办”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探索银发经济乡村模式,增强群众幸福感。
赵化镇的举措同样清晰。赵化镇党委书记易树君表示,该镇将全面落实改革创新任务,以粮桑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探索“国企+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的运营模式,提升集体经济整镇推进质效,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深化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创新古镇旅游开发思路,在景区业态招商、运营、投资、管理上实现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做好基层治理“精细文章”,探索以“村规民约为引导、人居环境治理为突破、乡情小院为抓手”的乡村自治模式。
如何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这是全县上下面临的新考题。
与会人员给出一致答案:要实干!《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让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吉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说,全县“三农”战线党员干部将锚定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和打造全省水稻第一县的发展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大力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全力推动3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力争建成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同时,抢抓全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契机,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统筹抓好重点改革牵引和改革系统集成,建立健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新机制,切实提升县域教育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富顺县委教工委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漆敏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聚焦做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后半篇”文章,优化学校班子配备;深入推进2025年30所学校“县管校聘”,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让城乡教育人才流动更加顺畅;聚焦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加速推进“教育强县”第三批重大项目,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富世街道党工委书记胡鸣宇表示,下一步,该街道将聚焦“融圈强级”战略,深化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合作事项推进落实机制,强化对标管理,探索“大院小格”小区治理模式;聚焦“文旅兴县”战略,围绕西湖文庙4A级景区、特色商圈、近郊农旅社区3个圈层,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聚焦“城乡融合”战略,持续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发展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实干是最有力的表态,实绩是最响亮的见证。与会人员收获满满、信心百倍,憧憬着富顺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奔向抓落实的四面八方。(周嘉)
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共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