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专访《哪吒2》制片人刘文章:用热忱与信念让四川文化破圈

2025-02-05 19:14 川观新闻

0

分享

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体觉醒震撼市场,缔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五年后,“魔童”哪吒携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再度点燃春节档,以7天超50亿的票房,占据今年春节档总票房半壁江山。

然而观众或许未曾想到,这两部动画电影竟诞生于成都高新区一间充满“哪吒元素”的动画公司——可可豆动画。导演饺子带领团队,用五年时间将“魔童”从个体反抗的符号,锻造为挑战三界秩序的破局者,而浸润着三星堆文化与川蜀烟火气的四川,则成为这场动画革新的孵化器。

4日,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制片人刘文章接受川观新闻记者专访,讲述《哪吒》系列从四川走向世界的故事。

制片人刘文章

从“逆天改命”到“破界重生”

主创团队的“不疯魔不成活”

相比于《哪吒1》的创作还需要考虑“生存问题”,《哪吒2》的创作则有所不同。凭借前作的成功,饺子及其团队得以卸下生存压力,全身心投入艺术表达。他要求每一帧都突破极限,甚至可以以年为单位死磕一场戏的效果。

这对搭档的默契源于共同的信条:“不给自己留后路”。在《哪吒2》中,陈塘关大战里上万根锁链的动画设计,曾让团队直呼“绝望”。记者获悉,导演饺子坚持“实景化”呈现锁链束缚的隐喻,而非用“魔法特效”简化制作。最终,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将锁链的飘动、重力与战斗美感融为一体,成为影片“打破规则”主题的视觉注脚。

制片人刘文章透露,《哪吒2》的制作团队规模达4000人,是前作的两倍多。近年来,四川凭借政策支持与人才吸引力,让来自全国的精英在此集结,完成“五年前不敢想象”的视觉奇观。

国产电影的史诗级跃迁

“四川造”动画诚意尽显

不难发现,《哪吒2》的血液中流淌着鲜明的四川基因。导演饺子将三星堆青铜面具融入结界兽设计,让太乙真人操一口“川普”,甚至在龙宫建筑中注入川西民居的飞檐元素。这种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仅源于饺子的乡愁,更得益于四川对动画产业的扶持。可可豆动画所在的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了全国顶尖的动画人才,园区内《哪吒》雕塑与海报相映成趣,让不少游客直呼“仿佛回到了哪吒的老家”。

观众可以在《哪吒2》的每一处细节中看见匠人精神:角色模型全部升级,哪吒的皮肤绒毛、服饰刺绣经得起4K特写;场景从陈塘关扩展到更大的世界,仅特效镜头便达1900个,超越前作全片镜头总量。技术的狂飙并未稀释艺术表达,反而让“打破规则”的主题更具说服力——当哪吒与敖丙联手对抗天劫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中国动画努力从“求生”到“引领”的蜕变。

从《哪吒1》的“逆天改命”到《哪吒2》的“破界重生”,四川用五年时间孕育出一部动画史诗。导演饺子的“死磕”、可可豆团队的“匠心”,与这座城市的包容创新交织,共同书写了中国动画的黄金篇章。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三界桎梏,四川已悄然成为东方‘动画神话’的新坐标。而银幕外的我们也得以窥见:唯有敬畏创作、深耕文化,才能让“神话”真正照进现实。

对话

打破规则的幕后推手

刘文章谈《哪吒2》的四川基因

川观新闻:回顾过去五年的创作历程,作为制片人,您在《哪吒2》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刘文章: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创意方案的确定。最初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之后,最终是否能够让观众耳目一新,是否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一直是我们探索攻坚的目标。而且这个研发的周期是不确定的,很多效果得反复测试无数遍,我们有些超高难度的镜头效果,仅仅几个镜头研发的周期就得以年为单位计算。

另外,团队内外这么多制作人员(项目参与人数达4000人),既要让大家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能力,也要统筹整个项目有规划地按时完成,这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川观新闻:《哪吒》系列是否有全球发行计划?

刘文章:有的,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做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川观新闻:《哪吒》系列在视觉风格上如何构建东方美学辨识度?

刘文章: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几乎在所有的环节都有考虑东方美学的呈现,无论是角色的服饰、道具的纹理、场景的构图、特效的呈现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片尾大战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东方独有的美学呈现效果,洪流对撞的过程既要体现宏大的史诗级场面,又要乱中有序,就像和中国书法讲究的疏密有度,干湿结合的手法相对应。

川观新闻:《哪吒》系列从内容到团队成员的“含川量”都很高,在您看来《哪吒》系列诞生于四川有哪些联系?

刘文章:我觉得四川是一个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的地方。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艺术氛围也非常浓厚,另外四川人热情好客,社会氛围包容开放,艺术家在这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很好地形成良好的创作和交流环境。

川观新闻:如何通过电影实现有效的四川文化破圈,您有何建议?

刘文章:努力做好每一部作品,用最大的热忱和信念把作品做到极致,这样才可能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从而实现四川文化破圈。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