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以“工业兴县”战略为引领,制造业领军企业东气公司以智能化生产强势开局,新年首月即创下4亿元产值。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记者走进东气公司车间。在焊花飞溅、行车穿梭的繁忙场景中,镜头记录下“机器换人”的智能化生产图景——30岁的徐杰端坐操控台前,目光紧盯屏幕,通过鼠标精准指挥两米外的焊接机器人。蓝色火焰沿着预设轨迹在水冷壁部件上匀速游走,显示屏实时呈现均匀焊缝。作为自贡东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首批5名机器人焊接操作工之一,徐杰与他的智能“伙伴”复工首周已完成三组水冷壁焊接任务,效率相当于15名工人三天的焊接量。

这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展现出惊人灵巧度:机械臂伸缩抬转行云流水,搭载红外视觉系统的“双眼”精准识别路径,作业时无需遮光防护与降温装置,每完成一段焊接便自动翻转180度清除焊渣。徐杰自豪介绍:“只需轻点鼠标下达指令,它就能持续高效作业,24小时不间断运行。”车间内10台同类设备已替代近50名传统焊工,公司负责人透露:“2024年末投入500余万元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系统,配合定向培养的5名技术员,实现了焊接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在另一作业区,4台大型自动焊接设备更显震撼:每台配备16组焊枪,喷涌的蓝绿火焰将5根水冷壁直管瞬间熔接。操作工朱小兵介绍:“单台设备产能相当于24名焊工,仅需3人协同操控。智能焊接在省工降本、质量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

29岁的吴锐在激光切割岗位展现专业价值。他手持微型控制器,轻触按钮即唤醒“钢铁裁缝”——高精度激光切割机喷吐高能光束,将8毫米钢板精准分割成数十块标准件,并在每块构件上雕琢出毫米级方孔。“单台设备日工作量相当于5名熟练工,且切割精度远超人工。”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去年斥资200万元引进的3套同类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
作为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的机械制造标杆企业,东气公司专注生产燃烧器、水冷壁等特种设备,通过7条智能化产线实现40%自动化覆盖率。智能化改造使企业用工减少近90人,产品合格率却同比提升15%。面对持续涌入的订单,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耀洲充满信心:“2025年产值目标锁定4亿元,较2024年增长33%。当前正加速推进数控化转型,计划上半年实现2亿元产值,通过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确保订单按期交付。未来,更多工人将从车间走进控制室,以‘指尖操控’驱动智能制造。”(蒋兵 刘惠莲 杜文雅)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冯方湲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