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评论 | 文明传承的现代解码需要“死磕”精神

2025-02-13 09:48 自贡网

0

分享

2月8日夜,中华彩灯大世界的游客入园人数定格在“1000000”的数字时,距第31届国际恐龙灯会开幕仅过去22天。这个较上年提前11天达成的里程碑,如同本届灯会现场那只8米高的大熊猫灯组眼中流转的星光,折射着中国工匠对极致的不懈追求。《哪吒2》的导演饺子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说,电影制作“没有捷径只有死磕”。当饺子在动画工作室调试申公豹的毛发参数时,百里之外的自贡匠人刘俊才正用剪刀在2毫米的尺度上雕琢大熊猫的3000万根毛发——两种时空维度的“死磕”,共同编织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文化图景。

在本届灯会“萌宠乐园”灯组施工现场,20把剪刀不断起落,40天后,8米高的大熊猫灯组在3000万刀的加持下,终于拥有了随风颤动的毛发质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如《哪吒2》团队为角色面部微表情建立的138个肌肉动力学模型,他们复现的是华夏文明对精微之美的永恒信仰。

本届灯会将剪纸灯、药瓶灯、瓷器灯等非遗传统技法与光电技术、3D投影、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游客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这种“新旧共生”的智慧,与《哪吒》系列用AI算法优化传统手绘动画的效率异曲同工。传统基因与现代技术的嵌合,也让中式美学在新时代重放异彩。《哪吒2》屡创票房奇迹的同时,2月11日,自贡彩灯被央视连续报道了6次;2月12日,《人民日报》特别报道关注自贡灯会;在此之前,各大媒体对自贡灯会的报道更是达到近3000篇,全网“自贡灯会”相关话题播放量近20亿次,这不仅是流量的狂欢,更是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破茧新生。

从良渚玉器到天宫空间站,从敦煌壁画到虚拟现实,站在人类文明史的维度回望,“死磕”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文明基因的迭代升级。本届灯会提前11天突破百万客流的数字,不仅记录着文旅市场的温度,更丈量着一个民族对文化品质的追求精度。当自贡的彩灯照亮夜空,当哪吒的混天绫舞动银幕,我们终将理解:那些在时光长河中闪耀的,从来不是取巧的浪花,而是死磕者在文明河床上刻下的永恒印记。(王佳)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