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罗祥瑞
自贡融媒记者 王汉卿
每当人们提及四川荣县,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享誉全国的“荣县大佛,”殊不知在荣县城内还有一座历史悠久、雕刻精美的唐代佛像,因造像比大佛小,故人们通常称之为“二佛”这座造像虽不及荣县大佛闻名遐迩,却自立于山崖之上,独具韵味。

二佛所在庙宇,唐代、北宋时取名“开元寺”,南宋改名为“净土院”,明代又取名“广志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因沿崖有千佛,便取名为“千佛寺”,又因二佛坐落在庙内,后人亦称其为二佛寺。

来到二佛寺,这座寺庙依崖而建,结构别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崖壁在阳光照射下,金彩熠熠,不愧有“金碧崖”之称。

细观崖壁,上面凿有造像数百尊,大小不一,有的单独矗立,有的成片成群。

造像常年深藏山壁之中,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已漫漶不清。

其中有些石刻造像已风化成“意识流”般的艺术作品,令人感叹,“风之手”不仅模糊了石刻,流线型的岁月之痕,更承载着年代的厚重。

其中,巨大的天王立像十分吸睛,造型头戴高冠,冠饰卷草纹,左手持塔状物,右手插腰部,虽有风化迹象,但还是可以看出曾经的精雕细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让人穿越时空,领略古代的韵味。

走进寺内,可以看到有29龛120尊造像,分别编号为1号龛至29号龛。其中主像二佛位于7号龛内,龛呈平顶方形,高8.5米,宽7.3米,深5.7米。造像为弥勒坐佛,通高5.8米,宽2.6米,头盘螺髻,端坐在金刚座上,右手握摩尼珠,赤足踏莲,身后有背光,显得气度不凡,造像左右有对称的浅雕十二尊结跏趺坐小佛。

在二佛左右的龛壁上刻有28小龛,有高有矮、龛内有龛、错落有致。

龛内造像题材丰富多样,多数已被妆金,端庄丰满,气质浑厚。

荣县二佛对研究唐代石刻造像艺术水平和研究唐代时期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于1985年9月被公布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标题】盐都文物・镜像㊽探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报道|独具韵味的“二佛”
编辑:罗祥瑞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韩钰
0